冬至
冬至祝福
天时人事日相催
冬至阳生春又来
2017年12月22日0时28分
农历十一月初五 星期五
冬至,“数九寒天”的开端,也是2017年最后一个节气。
冬至,是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它就像一个转折点,从这一天起,黑夜渐短,白昼渐长。
冬至开启了一年中最冷时节的序幕,此节气过后,气温往往会大幅下降,冬天最冷的时候也就到了。
不过冬至后,阳气缓缓回升,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也是夏病冬防、冬病冬治的最好时机。所以古时冬至也喻意为新生命的开始。
南方地区外出的人,到冬至这一天无论如何要赶回家敬拜祖宗,否则就是没有祖家观念。团圆的概念根植人心,由此衍生了重要的节气食物——汤圆。
在北方,每年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都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有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今年的冬至
你打算如何过呢?
冬
至
冬至如何进补?
4位专家
教大家了解自己、补对地方!
入冬后,人们就开始“补冬“了。一方面进入寒冬季节,人为了御寒,需要能量。另一方面,冬天万物冬眠,顺应季节变化,人体自身的阳气也随之闭藏。这是为了来年春天的阳气升发,必须有足够的能量贮备。
所谓“补”就是补虚
然而,很多人知道补冬,却并不知道该怎么补、补些什么。 国家一级营养师、食疗调理师许少雄称,所谓的“补”,就是补虚的意思,趁着贮藏能量这个好时机,顺便调理身体,把发虚的部分滋补一下。
可你知道自己“虚”在哪吗
可对于你的身体,你真的了解吗?下面几个问题,你答得上来吗?
你的身体到底虚在哪里?
是属于阴虚、阳虚、气虚还是血虚?
是肾阴虚或是肾阳虚?是脾阳虚还是肝阴虚?是肺阴不足还是心阳低下?
只有弄清楚哪里虚了,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补益。否则会适得其反。比如阴虚的时候却吃了补阳的食物,只能产生火上浇油的效果;而阳虚了却拼命滋阴,有可能出现雪上加霜的结果。这都是没补对地方,导致强的更强,弱的更弱了。
以“泄”为补 神清气爽
许少雄
国家一级营养师、食疗调理师
季节变换,对每个人来说都有一定的影响。冬季,在大家都想进补的时候,其实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的,有的人就需要反其道而行之,以泄为补也是一种进补方式,特别适用于湿热体质、痰湿体质的人群。
具体做法
先吃几次绿豆汤,清清内火,然后再吃羊肉;每周两到三次的萝卜排骨汤,既滋阴,又清内热;炖汤品的时候,加进几粒茡荠,保证口感的同时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这就是中医学中的“清补”。总之,要根据自身的体质状况,来选择进补的方式,不盲目跟风,不人云亦云。
炖汤时可加进几粒茡荠。
进入冬季后,我自己喝的茶也加进了部分绿茶。同时,萝卜、鸭肉、芥菜也加进了日常食谱中,辣椒、胡椒、羊肉、鸡肉等温热食物的量减了下来,这样吃下来,感觉神清气爽。
温补“上火” 补宜“养阴”
杨纪明
瑞来春中医门诊部执业中医师
入冬以来,每天的门诊都会碰到因为进补而出现问题的人。他们或进食参茸,或饮用四物汤,或煎煮姜汤,多为温补之品,出现了各种“上火”症状。
具体做法
进补可选择滋阴清热、滋养肝肾的食物。瘦猪肉、猪皮、鸭肉、海参、墨鱼、甲鱼、龟肉、海蜇、冬瓜、赤小豆、荸荠、芝麻、百合、柿子、雪梨、苹果、莲藕、牛奶、银耳、黑木耳、燕窝、鸡蛋、小麦等。
药补可以选择燕窝、冬虫夏草、女贞子、沙参、麦冬、玉竹、百合、石斛、鳖甲等。
药补不如食补
陈红洁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
进补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食补,二是药补。我比较侧重食补。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在冬季调养中尤为重要。
具体做法
冬至时节,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食清淡,不吃浓浊、肥腻和过咸食品。在多吃蔬菜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动物内脏、瘦肉类、鱼类、蛋类等。
同时,冬至气候干燥,为了缓解鼻干、舌燥、皮肤干裂等症状,我会补充维生素B2和维生素C。维生素B2多存在于动物的肝、蛋、乳中,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新鲜蔬菜和水果中。
另外,甲鱼、羊肉、桂圆、荔枝、胡桃肉等富含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不仅能补充因寒冷而过度消耗的热量,还能益气养血,对身体虚弱者尤为适宜。
然而食补也是有讲究的,
跟风无病进补
既增加开支,又会伤害身体。
比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引起腹胀、纳差;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而导致食物锐减、头痛和精神烦躁,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过度服用维生素C,可致恶心、呕吐和腹泻。
养精蓄锐 调养饮食
曹健
北京中医药大学厦门医院(厦门市中医院)消化内科医师
在冬至,我自己的养生方法就是八个字:养精蓄锐,调养饮食。
具体做法
如何养精蓄锐?尽量保持精神畅达乐观,保持心态平和,避免过度疲劳,加强身体锻炼。但运动时间不宜太早,避免在日出之前锻炼,运动量也不宜过大,尤其是感冒时候,很容易加重病情。
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此时,人体内阳气生发,最容易吸引外来的营养,而发挥其滋补功效,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因此,调养饮食十分重要。冬至的饮食应该合理搭配,种类多样化,建议以清淡为主,搭配温热的食物,比如羊肉、牛肉等,在抵御寒气的同时,保护脾胃,温补阳气。另外,也可以适当食用含钙的食物。
无论如何进补,不能忘记人体气血、阴阳等各方面的平衡,尤其是老年人,进补时应对自己身体情况、饮食禁忌有所了解。
另外,饭后不宜马上开始运动。饭后立即运动,会导致肠胃的消化过程受阻,久而久之,易引起更多的肠胃疾病。
冬季进补,小伙伴们学会了吗?
赶紧正确地补起来吧~
来源:厦门晚报
标签:#冬至进补吃什么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