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歌会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三月三歌会是白族人民的传统节日,白族男女在三月三歌会期间会公开对唱白调。并且三月三日是白族男女一年中可以尽情歌唱的之一天,节日一直持续到九月九日结束。而三月三歌会期间,妇女会前往前往保和寺赶会求子,老年妇女会前来保和寺还愿。
三月三歌会是白族的节日
三月三歌会是白族的传统节日,按照白族的传统,男女在三月三歌会期会公开对唱白调,而三月三歌会从三月三日开始,直到九月九日结束。
三月三日是白族男女在一年中可以尽情歌唱的之一天,在这一天妇女会前往保和寺赶会求子,老年妇女会前往保和寺还愿,中青年会前往保和寺对歌、听歌或寻找知音。
此外在三月三这一天,大理坝子各村的白族人会聚集在保和寺,白天会成群结队的对歌,黄昏后进入对歌的 *** 阶段,并且一对对情侣也会在寺内或村间低吟浅唱。
三月三歌会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三月三歌会是什么族的
导读:三月三是中国传统节日,为多个民族的特色节日,在节日中最常见的就是男女情歌对唱,因此也叫做三月三歌会。那么,三月三歌会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呢?想知道三月三歌会是什么族的,就一定不能错过我对三月三各民族介绍哦。
三月三歌会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三月三歌会是什么族的
三月三歌会是白族的传统节日。三月三歌会,一是按照民族传统,男女公开对唱,唱白调,从三月三日起至九月九日止。三月三日是白族男女在一年中可以尽情歌唱的之一天;二是保和寺内送子娘娘和太子塑像香火兴旺,前来赶会的妇女中不少人怀有求子的愿望,老年妇女多为还愿而来,中青年则为对歌、听歌或者寻找知音而来。三月三的这一天,大理坝子各村的白族人云集保和寺,白天一群群、一伙伙的对歌,黄昏之后,对歌进入 *** 。对对情侣在寺内或村间低吟浅唱,曲调悠扬。
三月三歌会也是广西壮族、汉族、瑶族、侗族、苗族等民族传统节日。
三月三,壮族人称“窝埠坡”或“窝坡”,原意为到垌外、田间去唱歌,所以也称“歌圩节”。也有称是为纪念刘三姐,因此也叫“歌仙会”。关于它的来历,民间有许多动人的传说。一说古代有一对情人,经常唱山歌来表达爱意。
歌节不仅是弘扬民族文化的盛会,亦是民族经济交流的盛会。据记载,歌节已有上千年历史。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会十分盛行,在古代男女青年聚集街头或江边饮宴欢歌。到了清代,形成了数百人以致数千人聚唱的大规模“歌圩。
三月三各民族介绍
汉族:
三月三,古称上巳节,相传是黄帝的诞辰,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所以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在汉族,有吃地(荠)菜花煮鸡蛋的习俗,还有流杯、流卵、流枣、乞子和戴柳圈、探春、踏青、吃清精饭以及歌会等活动。
壮族:
三月三对于壮族人民来说是最为隆重的一个盛大节日的,相传这节日是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所以又称歌仙节。在三月三,壮族人民都会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还有不容错过的是竹竿舞,很陡特色。
畲族:
畲族三月三为谷米的生日,所以家家吃乌米饭。此日,家家宰杀牲口,祭祀祖先。许多人家往往选择这一天举办婚礼。节日里吃乌米饭。夜幕降临时,则举行篝火会,竞相对歌。还有一个传说是,为了纪念畲族英雄雷万兴的。雷万兴率领各族人民起义,一次战斗中被困在山上,没有粮食就用“乌稔子”充饥,后来在三月三这一天,冲出包围反败为胜,所以为了纪念这些畲族英雄,以后每年三月初三,畲族人就吃“乌米饭”作为纪念。
黎族:
对于黎族来说,三月三是传统的郊游节的。相传洪水时期,天妃和观音兄妹,飘泊在五指山区,幸免于难。为了传宗接代,妹妹脸刺花纹,使兄认不出来,配成夫妻,生儿育女,刀耕火种,使五指山富饶起来。此后,每年三月三,黎族青年便带上竹筒香饭,手打花伞,来到五指山上,迎接春天。
苗族:
对于苗族来说,“三月三”又称“挑葱节”,是从苗族古老的男女青年恋爱节日演化而来,每到三月三这天,男男女女以挖野葱为名汇集在一起在山坡上相亲相爱,边挖野葱边说话边唱苗歌,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布依族:
布依族为了保护农作物,争取获得丰收,于每年三月初三这天,都用炒包谷花作供品,三五成群地至附近山坡祭祀“天神、地蚕”,祈求天神保佑,不叫地蚕咬死田地里的禾苗,让五谷丰登。
侗族:
侗族每到三月初三人们便吹芦笙唱歌,走访亲友,并相互提醒该忙农事侗族,多于节日举行抢花炮、斗牛、斗马、对歌、踩堂等活动,亦称“花炮节”。这一天,姑娘们会聚在莫嘎树下等候中意的小伙子讨篮,若互相喜欢的话,就与姑娘约定还蓝日期,所以这一天也是非常热闹的一天。
瑶族:
对于瑶族来说,“三月三”又名“干巴节”,每年的“三月三”之前,瑶族男人都提前一个星期到老林守猎、捕杀野兽并且烤成干巴带回家里。妇女们上山采摘小靛叶等天然染料,煮水后染成红、黄、蓝、紫四种颜色的糯米饭用于敬献 *** ,年复一年,一直传到今天。此外,瑶族人民的三月三也有歌节,除唱序歌、茶歌、散歌外,还唱诉苦歌和谢仙歌。
三月三歌会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由于广西的 三月三 比其他民族举办的都要隆重,很多人都以为三月三是属于广西壮族人民的专属节日,其实不是的,三月三涵盖了多个民族的 传统节日 。
三月三歌会是哪个民族的节日:三月三歌友会是广西壮族、 汉族 、瑶族、侗族、 苗族 等民族传统节日。
三月三,壮族人称窝埠坡或窝坡,原意为到垌外、田间去唱歌,所以也称歌圩节。也有称是为纪念刘三姐,因此也叫歌仙会。关于它的来历,民间有许多动人的传说。一说古代有一对情人,经常唱山歌来表达爱意。
歌节不仅是弘扬民族文化的盛会,亦是民族经济交流的盛会。据记载,歌节已有上千年历史。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会十分盛行,在古代男女青年聚集街头或江边饮宴欢歌。到了清代,形成了数百人以致数千人聚唱的大规模歌圩。
壮粽
壮粽是用糯米、猪肉等煮制成的一种大粽粑,在三月三家家户户都会 *** 壮粽,作为祭祀拜祖的食品。壮家粽子起源于宋代,叫风莫。它是一种特大的粽粑。在大年夜,姑娘们便把煮熟的风莫从铁锅里捞出来,以备正月食用。到了正月十五,出嫁姑娘都要回娘家吃风莫饭,父母打开风莫,分给全家人。儿女须将风莫全部吃完,以示孝敬父母,祈求父母高寿。
鸡屎藤籺
广西北海本地人在三月三的时候必吃的一道美食就是鸡屎藤籺。鸡屎藤籺是用采摘下来的新鲜的鸡屎藤叶子与大米混合研磨成粉,再放入适量的水与面粉,和面粉进行和面揉成团,然后切成条就成型了。据说,吃鸡屎藤籺有祛风活血、止痛解毒、消食导滞、除湿消肿的功效。大家可以尝一尝这道可以养生的美食哦
发糕
发糕也是广西三月三的一道特色的美食,在三月三到来的时候南宁人都会蒸发糕作为拜祖祭祀的祭品。发糕有焦黄、泥黄、雪白三色,焦黄色发糕是最传统地道的做法,一般都是用红糖来做的。发糕吃起来口感非常松软香甜,老少皆宜,你想尝试一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