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年过节,我们都会彼此道一声节日快乐,唯独清明节不会。在我们的印象里,这是一个应该伤感的日子,因为会想起逝去的故人,而扫墓也是这天的一项主要活动。
清明快乐没问题
过天就是清明节了,如果有人祝你清明节快乐,大可不必恼怒,因为这种说法其实并没有问题。不信?听听民俗专家怎么说。
北京民俗协会秘书长高巍说:“在清明节,除了扫墓时以外,其它的场合说’清明节快乐’是没问题的。清明节是一个节气和节日的结合,我们可以通过踏青、荡秋千、放风筝等各种运动方式,让我们心情放松,通过祭祖能够获得精神上的慰籍和支撑。”
宋朝有清明假日黄金周
如今一到清明节假期,大家都会有3天休息日(法定假日1天?周六日2天),春节后忙碌了那么久,终于可以歇会儿了,是不是感觉很开心?
然而,你知道吗,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清明假期满打满算足足有7天,堪比咱们现在的黄金周。
据大宋风俗宝典《岁时广记》记载:“清明前二日为寒食节,前后各三日,凡假七日。”清明节紧挨着寒食节,宋朝放假以寒食节为中心,寒食之前三天假,寒食过后三天假,加起来正好7天。除了这个“黄金周”,元日(春节)和冬至也放7天假,所以换句话说,宋朝有三大黄金周假期。
不过两宋加起来三百年历史,清明节并非永远都是7天长假。
据《文昌杂录》记载,宋仁宗在位时,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清官包拯(包青天)担任三司使,相当于财政部长,他认为每年三大黄金周会耽误工作,所以向仁宗皇帝建议说:“冬至、年节、寒食前后各假七日,废事颇多,请令后只给五日。”
包拯的意思是冬至、春节、清明节各放七天假,耽误工作太多,不利于为人民服务,希望以后只放五天假。这一请求当即被仁宗批准,此后直到宋神宗即位,才又恢复了七天长假的老传统。
莫负春光踏青去
每逢清明节基本上都是春光明媚,正是郊游踏青的好机会。扫墓祭祀结束之后,不妨在山野间多停留一会儿,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待久了,人都要被写字楼的一个个小隔间憋屈坏了。
宋朝人清明上坟、祭祀之后,男人们会在坟前“散福”:将贡品撤下,就地“消灭”,大家席地而坐,在坟前推杯换盏,大吃大喝。现如今,我们当然没有“散福”的习惯,但是郊游野餐、吃吃农家菜还是可以有的。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此时此刻,坐在12层办公室干活的北青菌看了一眼窗外的团结湖公园,春风似剪刀,垂柳如丝绦,湖水碧波荡漾,小船儿推开波浪。真心好想粗去玩,可惜工作没做完。
领导,你看见我扑闪扑闪的大眼睛了么?
北青菌祝大家清明节快乐
编辑|王子轩
综合|北京青年报、新华网
点击以下关键词看往期精彩内容
手撕倒刺被截指丨假外卖咖啡丨限购升级丨快递爆仓
买宝马为儿涨脸丨假冒水费单丨皮皮虾走丨新型诈骗
塑料紫菜敲诈案丨过年被结扎丨赌王之子丨老兵回家
标签:#如果有个人说清明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