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重阳节的随笔散文?
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供大家欣赏。
:重阳是最美的节日
最美是重阳,美在一份思念。
在诗人王维的笔下,“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场景,已定格成对亲人无尽思念的浓浓愁绪。即使真的分离,那份殷殷的牵挂和深深的思念还是可以隔着遥远的距离传到亲人的身边。最美是重阳,美在一份思念。
在诗人王维的笔下,“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场景,已定格成对亲人无尽思念的浓浓愁绪。即使真的分离,那份殷殷的牵挂 和深深的思念还是可以隔着遥远的距离传到亲人的身边。
重阳节,这份思念,如花般绽放,美艳动人。
最美是重阳,美在一份景致。
农历九月还有着一个美好的名字,叫作“菊月”。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金灿灿的菊花绽芬吐翠,傲霜怒放,彰显出生命的坚贞与高洁。她那昂首的姿态,使风霜不再那么肆虐,让大地变得分外迷人。
重阳节,这份景致,如菊般傲霜,美好可人。
最美是重阳,美在一份孝心。
这一天,游子把大包小包的情感从旅途的行囊中掏出,与父母一同分享,酒杯里溢位的醇香,早已弥漫在老屋外不甘寂寞的桂花树上。秋阳中,父母爽朗的笑声,已神猜摆在院落的中央,幻化成最美好的食品,映照出他们菊花般璀璨的舒心。
重阳节,这份孝心,如小溪般流淌,叮咚回响。
游盯型最美是重阳,美在一份诗酒情怀。
这一刻,菊花酒摆放在桌前,咏菊诗回响在耳畔。那是“但将酩酊酬佳节,重阳独酌杯中酒”的无奈;那是“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等待;那是“战地黄花分外香”的美景;那是“抱病起登江上台”的忧思……那些温暖的、豪迈的、多情的诗句尽在耳边,将人们一颗颗柔软的心濡染得莹润浑厚。那象征延年益寿的菊花酒,将人们灿烂的脸庞映照得如花般动人。
重阳节,这份情怀,如灿然的傲菊,馨香弥漫。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最美是重阳,美在一份思念,美在一份景致,美在一份孝心,美在一份诗酒情怀。这份美,在与亲人的团聚中得以薰染和升华,放射出最真实、最朴素的幸福和光芒。
:今又重阳
昨天晚间,鸢飞联络我,希望我可以写一篇关于重阳节的文章给他。说实话,这是一个比较艰难的任务,一是因为许久不曾动笔,笔尖早已迟钝;二是自古人道秋风悲寂寥,而我不太想传递一些负面的情绪给大家——有缘读到这篇小文的我的读者。
江南的天气自今天起渐渐转凉,小长假过去了。每年的国庆是一年里最后的假期,也仿佛是最后的热闹:窗外这个闻名遐迩的西湖自今天起,渐渐少了些游人,仿佛稍稍洗掉了一层铅华;满觉陇的桂花开了,单位楼下和小区院子里的桂花也次第开了;天光暗了,一层秋雨一层凉的。
自此,秋天是真的来了,重阳便是宣告秋的节日。
所谓重九,其实从来不是什么节日,而是一个趋吉避凶的意头儿,只是现代人往往喜欢把每个特殊的日子都当个好日子来庆祝,清明节也能祝一番“快乐”,所以重阳成了一个“节”。一年到头,一次一次的乐呵,其实难说好与不好,只是生活少了一些起伏,也少了一些情致。
中国的这片土地,向来厚重,农耕也是最古老的文明之一,那便更加厚重了。老家的外婆常说:“天有不然的变化。”是的,他们——尤其是中国的农民——见惯了太多的“不然”,故而希望寻着一些规律,把诸多的“不然”变成个“然”。所以,他们占卜、他们祈福、他们纪念、他们感恩,基于这些占卜、祈福、纪念、感恩,也就有了形形 *** 的节日或者节气。
现在的人们有人喜欢八,有人喜欢六,大多不爱个四,其实古老的中国人大多爱三,他们最不爱的,是九。
因为这个九是数之极,水满溢,月满亏,九是个盛极转衰的意头儿。人道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九月初九也确实处处是盛极转衰的景儿:艳阳不再,鸟儿南飞,温暖一点一点离开这片大地,作物大多不再生长,遇上荒年,长长的饥荒往往也从这个时候正式开始。所以人们惶恐而则锋敬畏,便不知所措了。
然而,炎黄的子孙能在这片土地上生存数千年,从来就不是偶然,古老的中华民族骨子里的韧性这时候就体现出来了:既然避无可避,那便和之以歌,你给我个大大的坏运气,我便好好庆祝它一番。
于是人们唱歌喝酒,登高赏花:都说登高易跌重,那我就给你来个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图他个以刚克刚以毒攻毒,到头来便又是亢龙有悔。
重九的菊花酒、茱萸草,总是带着浓浓的凉意。也许是自己心性喜静,所以我看菊花总是它开得越热闹,我瞧它越清寒。菊花仿佛是一年最后的气力,回光返照一般,再来一次轰轰烈烈——梅花我往往不把它当成是花的,称它是精灵更合适——就陷入长长久久的沉寂,待到来年迎春开了,就又是一个古老的轮回。
今天之后,便是清秋了,秋之后,冬就来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深秋之后,从来是休息的季节。
现代的城市人,再难享受季节带来的馈赠:甲方不会因为冬天到了,就停止催稿,正如房东不会因为冬天到了就停止收租。只是生活往往还是需要一点点仪式的,让心慢下来——听着有点矫情——和脚下的土地一起歇歇,来年又是一个春暖花开。
重阳到了,吸入肺里的空气一天天凉下来了,夜一天天长了,日子仿佛也一天天慢起来了,我们不再惧怕长达四个多月的荒芜,寒冬也不再是大自然的恶意。
只是亲爱的啊,冬天来了,该休息一下了。
:人共菊花醉重阳
又是一年重阳日,秋风送爽菊花香。菊花因在九月绽放,又称九花,故而九月别称菊月。九月九日,也称菊日。“九九”谐音“久久”,又成为长寿的象征,因而菊花又被誉为长寿之花。重阳赏菊,乃民间一大雅事,历史悠久。
早在魏晋时期,文人雅士在重阳日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晋宋时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陶渊明,是赏菊的名家。他在家乡隐居时,耕作之余,在宅旁东篱边种了许多菊花,朝夕观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成为咏菊的经典之作,世代流传。到了唐代,重阳赏菊已经蔚然成风。这从诗人们的咏菊诗中可见一斑。王勃的“九月重阳节,开门见菊花”;孟浩然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白居易的:“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诗以咏志,黄巢的《菊花》诗更是不可一世:“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除了观赏菊花外,人们还喜欢把菊花插在头上,杜牧就在《九日齐山登高》诗中云:“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由此可以看出赏菊已成为唐代人过重阳节的重要内容。
北宋都城东京开封,重阳赏菊之风极为盛行。宋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写道:“九月重赐,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若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曰金铃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无处无之。酒家皆以菊花缚成洞户。”那时的京城,处处菊开,满城飘香。上至君王公卿,下至庶民百姓,都把赏菊当作是一件盛事,人人赏花,个个品酒,好不乐哉!到了元代,重阳赏菊之俗得以延续,有关汉卿《沉醉东风·重九》词为证:“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明代,重阳赏菊之风不减。《明宫史》中有“九月,御前进安菊花……宫眷内臣自初四日换穿罗重阳景菊花补子蟒衣”的记载。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并称为明代“四大奇书”的《金瓶梅》,在第六十一回中也有详细描述:”时值九九重阳,西门庆家这天栽种了菊花,还摆放了刘太监送来的二十盆菊花,又喝了一坛夏提刑送的菊花酒。”明代张岱在《陶庵梦忆》中也记有:“兖州绍绅家风气袭王府。赏菊之日,其桌、其炕、其灯、其炉、其盘、其盒、其盆盎、其看器、其杯盘大觥、其壶、其帏、其褥、其酒、其面食、其衣服花样,无不菊者夜烧烛照之,蒸蒸烘染,较日色更浮出数层。席散,撤苇帘以受繁露。” 由此可见明代重阳赏菊之风丝毫不逊于大宋王朝。
清代赏菊更上升到一个新层次,人们为了便于观赏,开始用菊花造景。如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九花者,菊花也。每届重阳,富贵之家,以九花数百盆,架度广厦中,前轩后轾***车前高后低为“轩”,车前低后高为“轾”,这里喻指高低***,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四面堆积者,曰‘九花塔’。”清代顾禄所著《清嘉录》中记述了苏州城的赏菊画面:“畦菊乍放,虎阜花农已干盎百盂担入城市。居人买为瓶洗供赏者,或五器七器为一台,梗中置熟铁丝,偃仰能如人意。或于广庭大厦堆垒千百盆为玩者,绉纸为山,号菊花山。而茶肆尤盛。”端的一幅大清重阳风俗图。
现在,每逢重阳佳节,大陆从京城、省城到县城,街头、公园、广场,到处举办菊花展,摆放菊花花盆,造型各异。菊花毯、菊花柱、菊花墙、菊花山,圆形、方型、菱形、五角形、椭圆形,各种造型应有尽有,还有的用菊花花盆摆放出名人的姓名,令人大饱眼福,游人纷纷驻足观赏或在花前拍照留念。至此,作者不由叹曰:“历朝历代纷穰穰,国人争把黄花赏,莫道双九百草衰,人共菊花醉重阳。”
写重阳节的作文800字
每当秋高气爽、菊花飘香的时节,我们又一次迎来了一个特殊的节日——重阳节。下面我们来看看写重阳节的作文800字,欢迎阅读借鉴。
写重阳节的作文800字1
“九月九,是重阳。插茱萸,赏菊忙……”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重阳节。
重阳节要尊老敬老。重阳节前一天,我望着爷爷在厨房里忙着做晚餐的背影,我决定在重阳节送爷爷一件礼物。
我来到商场,到烟酒区逛了逛,又到食品区看了看。最终,我的脚步停在了卖书籍的货架前。只见书分好多种,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海洋类的书籍,因为我的爷爷以前是航海家,所以我认为爷爷可能喜欢这一类的书。我仔细看了看,一些故事性的排除去,剩下的没几本了。我翻翻这个,看看那个,我的心纠结极了。心想:买了这本,爷灶明爷会不会不喜欢?买了那本,会不会又不太合适?我千挑万选,终于选出了一本《海底知识》。我捧着它,就像得了宝似的,一蹦一跳地走回了家。心想:爷爷一定喜欢!
第二天我怎么也不敢把礼物送出去,爷爷做饭时我不敢送,生怕他因为来接受了我的礼物而耽误了做饭;爷爷整理自己的包时,我也不敢送,唯恐他万一忘记了自己要带什么;就连爷爷在沙发上看手机时,我还不敢送,怕他因为这件事忘记了手机上刚刚出现了什么……终于,我挑中了一个大好时机,爷爷在阳台上看蓝天白云,我赶紧从房间取出礼物,蹑手蹑脚地向阳台走去,心想,爷爷会不喜欢吗?我现在送合适吗?我刚踏进阳台,谁知,爷爷突然转过身来,笑着问我:“怎么啦?”我顿时吓破了胆,把礼物往身后放了放,故作正经地说:“我要喝水!”爷爷“嗯”了一声,答道,“自己去倒吧。”耶!我就等着这句话,我长长地吁了口气,偷偷把礼物藏好,回到了房间。
在房间里的我想来想去,觉得还是态度真诚送出礼物比较好。我朝着阳台大喊一声:“爷爷!”爷爷听后直奔房间,我笑嘻嘻地对着他说:“有惊喜!重阳节快乐!给您的礼物……”说着,我把礼物递给爷爷。“哇,这是你送给我的吗?这正是我梦肢空寐以求的那本书,谢谢!”爷爷说着,几滴泪珠渐渐从眼眶里溢出来,“我的好孙女!好孙女啊!”他把我举得高高的,我的脸上绽开了笑容。
“九月九,是重阳。插茱萸,赏菊忙。”只要我唱起这支歌,我就不会忘记给爷爷送礼物这件事,小小礼物传递了我对爷爷浓浓的敬意,希望他永远开心快乐!
写重阳节的作文800字2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佳节——重阳节。九九重阳,代表着天长地久,这个特殊的日子也代表着尊老、敬老、爱老。
放学一到家,我正遇外公出门散步回来。这时,一个念头在我的心头闪过:今天,我要为外公做件事,以聊表我对他老人家的一份孝心。
忽然,外公脚上的那双鞋映入我的眼帘。只见上面布满了一层密密的尘埃,像一堆成群结队的小脏虫肆无忌惮地驻扎在外公的皮鞋上,正贪婪地隐饥告啃嗜着它原有的光洁。见此,我灵机一动,现在我要做一回小小擦鞋匠,帮外公擦鞋!主意一定,我赶紧扶着外公在椅子上落座,郑重其事地对他说:“外公,您坐好,我要给您的鞋子干洗一下!”外公笑盈盈地看着我,乐呵呵地说:“我外孙勤快咧!”我笑而不答,立马干起活来,接着,我便“请”来了擦鞋“大将军”——抹布和“小部将”——刷子和鞋油,准备向那群来势汹汹的“小脏虫”发起挑战,志在把它们一举歼灭,还皮鞋锃亮的容颜!
我先蹲下来,派出“大将军”抹布势如破竹般全方位“斩杀”着鞋面上的灰尘,只见抹布在鞋面上风驰电掣般飞速奔跑着,一眨眼的功夫,那些弱不禁风、不堪一击的“小喽啰”全部被斩尽杀绝,消失殆尽。接下来轮到“小部将”刷子和鞋油联手登场了,我把牙膏似的黑鞋油小心翼翼挤了一小摊在刷子上,拿起刷子从鞋后跟一直擦到鞋尖,从头至尾360度全面仔细地擦着,一点细节也不放过。我越擦越起劲,只见手中的刷子一会儿以飘逸的舞姿跳着伦巴,一会儿又以矫健的身姿玩着轮滑,不知不觉,鞋面已变得油光瓦亮。
最后,我又使出“大将军”抹布再次大显神威,来了个锦上添花之笔,拿着它沿着鞋面彻底巡逻扫荡了一番,从头至尾又来回擦了一遍,这时,鞋面上的的鞋油分布更均匀,外公脚上的鞋子被我擦得是那叫一个光亮如新!见此,我不禁开心地唱起来:“我是一个擦鞋匠,擦鞋本领强,擦的这双大鞋子,真的很漂亮……”
再抬头看外公,他的脸上早已乐开了花:“我外孙越来越懂事了,还会帮我擦鞋呢!”虽然此时我腰酸手麻,但见外公高兴得笑逐颜开,我着实感到了累并快乐着!
今年的重阳节让我过得很充实,很完美!我决定要用我的实际行动做一个尊敬老人、关爱老人的好少年,让他们尽享天伦之乐!
写重阳节的作文800字3
九月初九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九九重阳节,由于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更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中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其中尊老敬老就是一种传统的美德。古往今来,我们有许多敬老的故事:古有木兰代父从军、孟宗哭竹生笋的佳话;今有陈毅探母等感人肺腑的故事。人人都会老,家家有老人。尊重老人,实际上就是尊重我们自己!
记得有人说过,童年是一幅画,少年是一个梦,青年是一首诗,中年是一篇散文。回首人生,老年人是一部历史;把握今朝,老年人是一面旗帜,憧憬未来,老年人是一道风景。在这个美丽的十月,在欢庆祖国妈妈生日的同时,请大家不要忘记这样一群人,他们为了祖国的富强,为了我们的成长,经历了风霜雨雪的磨练,他们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如今他们老了,理应受到我们的关心和祝福。
夕阳最美,因为那是一种蓄势待发的力量,是对下个黎明的期待。正是夕阳托起了明天的朝阳。老人便是这轮美丽的夕阳,人生最美夕阳红,世间最美老年花!因此,作为一名中学生,更要发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敬、爱护自己家的老人,同时也要象对待自家人那样去尊敬、爱护别的老人。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一杯香茶,也许老人们就能倍感欣慰和满足;贴心地捶背,温暖地搀扶,都能让老人们的脸上绽放幸福的微笑。
亲情就像一粒休眠的种子,当热情给予其温暖,泪水给予其滋润,宽容给予其力量时,它就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悄然萌发,散发出独特的魅力。虽然说,冉冉时光留不住,老人们终究会老去,但只要我们每天都关心老人,哪怕只是一次简单的洗手,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满意的微笑,都能够使老人们感动许久,使他们苍老的心灵更欢欣,生活更多彩!
夕阳无限好,哪怕近黄昏!同学们,今天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同学祝天下的老人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岁岁重阳,感恩重阳。”希望我们所有的人都能从现在做起时刻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为争做一名尊老敬老的好学生而努力,让“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中华传统美德永放光彩!
写重阳节的作文800字4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这首诗出自白居易先生之手,诗名为《重阳席上赋白菊》,说到重阳,这可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节日。
重阳节始于先秦,本是为庆祝秋日丰收与祭天祭祖之日,后发展于汉代,是当朝帝王为追求长生而大赦天下的饮宴会。距今已有约三千年历史,时至今日,重阳节已被我国以法律规定为敬老节。
我国的传统节日都有不同的习俗,重阳也不例外,由于重阳节最初是追求长生,而菊又象征着长寿,所以习俗大都与菊有关。登高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有时候人们在九月九日,领兄弟家人前去登高,为求高瞻远瞩,而登高又有沁人心脾,活血化淤之功效,是一种健身强体的体育运动。
重阳正逢秋日菊花盛开之际,所以又被称为“菊花节”。在这天,人们会饮菊花 *** 之酒,菊花性寒,有解暑化淤之功效,且入口清香,微甜,是不可多得的保健饮品。再有就是佩茱萸之风,茱萸在古代被人们喻为吉祥的象征,古人为求吉祥平安,故人人佩带茱萸,以求身体安康。
除了以上通常习俗外,各地又有不同的地方风俗,像苏州一带,南京人将五色纸凿成斜面,连缀成旗,插于庭内;常州人食用一种叫“骆驼蹄”的面食;在浙江,人们通常会在这一天互相拜访,也做粽子互相赠送;称之为“重阳粽”。而远在北方的陕西一带,人们会互相赠送菊糕、菊酒,妇女要在这日以口摘茱萸,据说可以治心病。虽然南北有别,习俗不同,但这种种趣味盎然的重阳习俗,都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朴素情感的向往,也为我国传统文化增添了丰富多样的色彩。重阳是自古留下的传统节日,弘扬传统文化,从我做起。
除这些以外,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被国家定为敬老节,这也提醒了我们在追求幸福生活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养育我们的父母。
“金菊怒放映秋霜,茱萸静蕊迎重阳,鸿雁高鸣歌声朗,游子急归探高堂。”在这思亲的节日里,愿天下儿女暂将忙碌放一旁,捎上祝福探高堂。捶腰腿,洗碗筷,听絮叨,拉家常,孝亲感恩耀重阳!
经典的重阳颂散文
登一座高山心底宽,采一束菊花望远方;洒一瓶玉液寄相思,插一枝茱萸祈平安。如今在这金色的佳节,我愿为远方的你送去一份关怀,希望你一切安好,心如晴天。思念是一种奇妙的东西,总让我在这金秋的时节想起你,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一种思念代表一种眷恋,一种眷恋代表一份关爱,一份关爱代表一份真情,一份真情化作对你的祝愿。
拆配当金色的'阳光洒在海面上,我思念你;当朦胧的月光照在泉水上,我思念你。当主人公斜倚窗前,低吟起这样的诗句,我能想象,他的心中是怎样的怅惘,怎样的甜美,又是怎样的温暖——天涯海角,思念真的可以无处不在。秋天注定是一个思念的季节,每逢佳节倍思亲,如今恰逢重阳的到来使得思念变作了双份。
你看窗外的秋叶摇啊摇,那是我风干了的记忆。
蓝天作信封,白云作信笺,流星是我的飞鸽传书,我想送你如是的祝福:送你一缕清风让你心旷神怡,送你丝丝细雨洗去疲惫的汗迹,送你一轮彩虹通往梦想之旅,送你一双白羽飞向人生的巅峰。
九月九日望遥空,秋水秋天生夕风。寒雁一向南飞远,游人几度菊花丛。
重阳节到了,请允许我为远方的你送去一份问候,愿你的心情也和菊花一样清爽淡雅,愿秋雁将我无限的祝福寄托,愿幸福的阳光洒遍你生命的每个角落!掬一杯菊花酒,采一枝茱萸花,欢聚一堂度重阳。忘年交的友谊就像一杯陈年老酒,随着岁月的流逝会变得越来越醇,虽饮却又千杯不醉,因而也祝愿你我的友谊天长地久。
如果我能化作一缕阳光,我会为你把梦照亮,在秋日的萧瑟中为你带去光明;如果我能变作一团火焰,我会为你驱散早秋的寒意,在重阳的佳节里为你带来温暖。那么就让我们张开双手去拥抱阳光,走出家门去迎接秋高气爽,在这完美的日子里,一起去追忆那当年美好的友谊,迎接健康幸福的明天吧。
思凳御拦念如诗字字珠玑,祝福如叶层层堆积,友谊如酒越来越纯,关怀如我永恒不变。我要把祝福写枣胡在树叶上,让秋风吹散飞落到天涯海角,不论你身在何方都会感受到我真心真意的祝愿,在这重阳佳节里祝你一生平安、健康永驻。
标签:#重阳散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