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粽子,吃粽子,还是吃粽子?
一提端午只想到粽子,
这样对待传统佳节,真的好吗?
那么,
真正的端午节是什么样子的呢?
历史上以端午为题材的书画作品众多,
我们就从古人的画作中找一些蛛丝马迹,
脑补一下历史传统的端午节都是什么样的吧。
【名 家 笔 下 的粽 子 】
端午节的饮食习俗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吃粽子。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是在晋代,它是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和东南亚诸国。
端午节裹角黍(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 郎世宁《午瑞图》
郎世宁(公元1688年—1766年),意大利米兰人,青年时期即受到系列绘画训练,后来加入了欧洲基督教下属的耶稣会,于康熙十五年(1715年)二十七岁时以传教士的身份来华,起汉名郎世宁,并与康熙末年进入宫廷供职,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中国宫廷艺术家的生涯。
这是一幅近似欧洲静物画的作品,青瓷瓶内插着蒲草叶、石榴花、蜀葵花,托盘里面盛有李子和樱桃,几个粽子散落一旁。图中粽子、蒲草等物品,暗示出此画是为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绘制的
齐白石《端午美味图》
齐白石《粽子黄蜂》
齐白石在端午日情趣盎然,寥寥几笔勾画出恬然佳日。
丰子恺《买粽子》
朱自清先生在看了丰子恺这幅题为“买粽子”的画后曾说过:“上海也不曾委曲你,瞧你那买粽子的劲儿。”是两个小孩子将篮子从楼上的窗下垂下街口买粽子,这些画,和丰先生的文字一样,性灵自在其中,充满生活情味。
【名 家 笔 下 的 赛 龙 舟 】
赛龙舟是我国古老的一项活动,最早记载于南北朝《荆楚岁时记》,其上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江日,伤其死,故命舟楫以拯之。”每当端午节来临,急鼓声声,龙形木舟,急流竞渡。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国家比赛项目。
端午节观竞渡(《清史图鉴》)
端午节龙舟竞渡(故宫博物院藏)
元代画家吴廷晖《龙舟夺标》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张择端《金明争标图》
王振鹏《龙舟竞渡图》
【 名 家 笔 下 的 挂 艾 叶、菖 蒲 】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草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具有驱蚊虫之功效。每至端午节,人们将新采的艾条插于门楣上,或将菖蒲捆扎为似人似虎的形状,悬挂在屋檐下,或置于屋中,以驱虫避邪。《荆楚岁时记》记载:“(端午节)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清·任颐绘《端午图》
任颐的《端午图》,以直立的艾草、菖蒲、蜀葵为主要表现对象,以地面上摆放的枇杷、蒜头为辅。构图取新颖之姿,用笔用色讲究韵味和文人趣味。图中物象,皆与端午习俗有关。
端午节卖菖蒲草(《太平欢乐图》
“若虹妈妈讲故事”
若虹妈妈创建的自媒体平台,每天都有免费动听的故事,陪伴您和孩子一起快乐成长!
◆官方论坛:滕云的诵读世界
◆荔 枝FM:FM473268
◆喜马拉雅FM:搜索“若虹妈妈”
◆欢迎加入若虹妈妈诵读交流群:564195503
点击下面
标签:#6月18日端午节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