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风命理网
易风命理网

市民姓名统计研究结果出炉的简单介绍

易风水30

中国姓名统计……

人数 姓名

1306508 刘波

1055504 李刚

910694 李大卜塌海

907476 张勇滚圆

810936 王军

765884 王弊让勇

762666 张伟

717614 刘伟

704742 王伟

695088 李伟

2020年全国姓名报告出炉,哪些姓氏用的比较多呢?

2020年全国姓名报告出炉,哪些姓氏用的比较多呢?

2018年以来,户政中心依托全国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对全国户籍人口(不含港澳台地区)的姓氏、名字和新生儿姓名用字等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相关机构发布了2020年全国姓名报告:按户籍人口数量排名,2020年的姓氏中,“王”“李”“张”“刘”“陈”依旧名列前五,五大姓氏人口总数占全国户籍总人口的30.8%。

2020年姓氏中新生儿登记姓氏最多的是“李”,共72.6万人,最少的是“顾”,仅1.7万人。2020年出生并已经进行户籍登记的男性新生儿败蔽兄中,使用频率更高的3个名字依察袭次为:“奕辰”“宇轩”“浩宇”;女性新生儿中,使用频率更高的3个名字依次为:“一诺”“依诺”“欣怡”。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至今已有五千多年历史。中国姓氏庞杂繁多,据《中国姓氏大辞典》收录,从古至今各民族用汉字记录的姓氏多达2.4万个。这些姓氏在发展演变过程中,有的已消失于历史长河中,有的则经过世代传承延续下来,逐步形成目前在用的6000多个姓氏。

按户籍人口数量排名,2020年的“百家姓”与2019年并扮相比变化不大。“王”“李”“张”“刘”“陈”依旧名列前五,五大姓氏人口总数占全国户籍总人口的30.8%。

全国31个省(区、市)的姓氏人口分布不尽相同。“王”姓是全国之一大姓氏,同时也是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海南、陕西、甘肃、新疆16个省(区、市)之一大姓。“李”姓为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之一大姓。“张”姓为上海之一大姓。“刘”姓为江西之一大姓。“陈”姓为浙江、福建、广东之一大姓。“杨”姓为贵州之一大姓。“黄”姓为广西之一大姓。“马”姓为青海、宁夏之一大姓。

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2020年出生并已经到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共1003.5万,其中男孩529.0万,占52.7%,女孩474.5万,占47.3%。2020年姓氏中新生儿登记姓氏最多的是“李”,共72.6万人,最少的是“顾”,仅1.7万人。

2019年全国姓名报告出炉:这50个字名字使用最多

“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姓名是中国人的之一张名片,是 社会 交往必不可少的符号,是文化与家族传承的标识,也是理想信念与美好期待的表达。

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依托全世界更大、覆盖全国14亿人口的信息系统,采用大数据技术对全国户籍人口(不含港澳台地区)的姓氏和姓名用字、2019年新生儿姓名用字等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再度推出全国姓名报告。

一、姓氏情况

姓氏文化在我国数千年传承至今,影响深广。据现存文献记载,“姓”与“氏”单用可上溯到甲金文与竹帛时代,“氏姓”一词出现在战国中晚期,“姓氏”一词出现在汉朝。姓氏是氏族、族氏、宗族与家族的名号。成书于宋朝的《百家姓》,历代童蒙习诵,可谓家喻户晓。各姓氏随 历史 发展而分化演变,形成今天六千余个在用姓氏。

(一)2019年“百家姓”排名

按户籍人口数量排名,2019年的“百家姓”与2018年相比略有变化。“王”“李”“张”“刘”“陈”依旧占据头五把“交椅”。“万”姓以275万人、“欧”姓以261万人双双跻身2019年“百家族袜姓”。“常”“汤”两姓则排至第101、102位。“百家姓”总人数占全国户籍人口的85.9%。

(二)各省(区、市)之一大姓氏

全国31个省(区、市)的姓氏人口分布不尽相同。“王”姓是全国之一大姓氏,同时也是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海南、陕西、甘肃、新疆16个省(区、市)之一大姓。“李”姓为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之一大姓。“张”姓为上海之一大姓。“刘”姓为江西之一大姓。“陈”姓为浙江、福建、广东之一大姓。“杨”姓为贵州之一大姓。“黄”姓为广西之一大姓。“马”姓为青海、宁夏之一大姓。

二、姓名情况

“姓所同也,名所独也”。名字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特征。哪些姓名重名率更高?哪些字取名时最受青睐?对此,我们也一一进行了统计分析。特别值得提示的是,极少数人的名字因为使用冷僻字异体字,参与 社会 生活时常常带来麻烦与不便。公民登记

姓名在体现个性化的同时,应当使用《通用规范汉字表》中的汉字。

(一)使用最多的10个姓名

全国户籍人口中,使用频率更高的10个姓名依次为:“张伟”“王伟”“李娜”“王芳”“李伟”“王静”“李静”“张敏”“刘伟”“张静”。这些姓名男女皆有使用。(表2)

(二)名字使用最多的50个字

全国户籍人口中,名字使用频率更高的50个字依次为“英”“华”“文”“玉”“秀”“明”“丽”“兰”“红”“金”等。(表3)

(三)姓名字数长度

目前,我国除部分少数民族外,户籍人口姓名长度多为2至4个字。二字姓名为单姓单名、三字姓名为单姓双名或复姓单名、四字姓名为复姓双名,超过4个字的姓名比较少见。全国户籍人口中,三字姓名占比84.3%,二字姓名占比14.0%,四字姓名占比0.7%,其他字数姓名占比1.0%。

三、新生儿姓名用字情况

给新生儿起名字,凝聚着父母长辈的深情厚意和美好期望。截至2019年12月31日,2019年出生并已经到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共1179万,新生儿姓名用字与过去相比也有一些变化。

(一)2019年新生儿出生登记时长

为新生儿到公安机关申报出生登记,俗称“报户口”“上户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等法规规章规定,婴儿出生一个月以内,由户主、亲属、抚养人或者邻居到公安机关申报出生登记。从2019年出生登记情况看,55.3%的新生儿在一个月内进行此渗出生登记,44.7%的新生儿超过一个月进行出生登记。现实生活中,极少数新生儿迟迟未能按规定进行出生登记。出生登记对公民身份的确兆扒激认至关重要,父母等监护人应进一步增强出生登记意识,按规定时间及时为新生儿申报出生登记。

(二)2019年新生儿名字使用最多的50个字

2019年出生并已经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名字中,使用频率更高的50个字依次为“梓”“子”“宇”“泽”“涵”“晨”“佳” “一”“欣”“雨”等。与2018年相比,“锦”“瑶”“煜”“安”等字新晋成为新生儿起名用字首选。(表4)

(三)2019年男性新生儿使用最多的10个名字

2019年出生并已经进行户籍登记的男性新生儿中,使用频率更高的10个名字依次为:“浩宇”“浩然”“宇轩”“宇航”“铭泽”“子墨”“梓豪”“子睿”“子轩”“梓睿”。与2018年相比,“铭泽”“子墨”“子睿”“梓睿”进入前十。(表5)

(四)2019年女性新生儿使用最多的10个名字

2019年出生并已经进行户籍登记的女性新生儿中,使用频率更高的10个名字依次为:“一诺”“依诺”“欣怡”“梓涵”“诗涵”“欣妍”“雨桐”“佳怡”“佳琪”“梓萱”。与2018年相比,“佳琪”进入前十。(表6)

四、“国”人姓名情况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一直以来,很多人取名喜欢用“国”字,寄寓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取名为“国庆”“国强”“建国”“国英”“国华”等的“国”人们,有的因为与共和国同龄,有的因为出生在国庆节,有的为了表达对祖国的美好祝愿。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全国户籍人口名字中含有“国”字的共计2127.9万人,其中男性1769.3万人,女性358.6万人,男性人数是女性近5倍。从名字使用频率看,排名前10位的男性“国”人名字依次为“建国”“国强”“国华”“国庆”“国平”“国良”“国军”“志国”“国栋”“国辉”,排名前10位的女性“国”人名字依次为“国英”“国珍”“国华”“国芳”“国兰”“国秀”“国芬”“国琴”“国荣”“国香”。

重庆有多少人叫王文军这个名字

据重庆市公安局统计,重庆共有323个人叫王文军,其中纯世,市区有287个,县级有36个。其中,最多者皮的是重庆市渝中区,共有79个人叫王文军,其次是重庆市江北区,共有33个人叫王文军,最少的是重庆市大做嫌肢足区,仅有1个人叫王文军。

2020年全国姓名报告出炉是怎么回事 全国常见复姓有哪些

2020年全国姓名报告出炉是怎么回事

近年来,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深入贯彻落实公安大数据战略部署,推进人口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服务实现跨越式发展,建成了全世界规模更大的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对14亿户籍人口的全生命周期、全迁移范围的信息化服务管理。2018年以来,户政中心依托全国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对全国户籍人口(不含港澳台地区)的姓氏、名字和新生儿姓名用字等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现将2020年度全国姓名报告发布如下。

姓氏情况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至今已有五千多年历史。中国姓氏庞杂繁多,据《中国姓氏大辞典》收录,从古至今各民族用汉字记录的姓氏多达2.4万个。这些姓氏在发展演变过程中,有的已消失于历史长河中,有的则经过世代传承延续下来,逐步形成目前在用的6000多个姓氏迹森携。

2020年“百家姓”排名

按户籍人口数量排名,2020年的“百家姓”与姿伏2019年相比变化不大。“王”“李”“张”“刘”“陈”依旧名列前五,五大姓氏人口总数占全国户籍总人口的30.8%。

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2020年出生并已经到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共1003.5万,其中男孩529.0万,占52.7%,女孩474.5万,占47.3%。2020年“百家姓”中新生儿登记姓氏最多的是“李”,共72.6万人,最少的是“顾”,仅1.7万人。

常见复姓

复姓,又称复氏,指由两个及以上汉字组成的姓氏,是中华姓氏中比较特别的一支。复姓的来源较多,如“太史”从官名而来,“令狐”以封邑命名,“东郭”根据居住地设定,其他还有源于职业、先祖名、族系、少数民族改姓或自创等情形。复姓虽然少见,但因其常被武侠小说或影视作品“偏爱”,大家并不陌生。目前,“欧阳”是之一大复姓,有111.2万人。其他常见复姓人数为:“上官”8.8万人、“皇甫”6.4万人、“令狐”5.5万人、“诸葛”4.8万人、“司徒”4.7万人、“司马”2.3万人、“申屠”1.9万人、“夏侯”1.1万人、“贺兰”1.0万人、“完颜”0.6万人、“慕容”0.5万人、“尉迟”0.4万人、“长孙”0.3万人。

从古至今,中国人的姓氏到底有多少,大概没有人能说得清楚。不过从很早以前开始,姓氏问题就受到重视,历史上曾经有过很多姓氏方面的书籍。比如《百家姓》,自古以来就被当作童蒙教育的重要读本。直到今天,仍然有人提倡让孩子们通过学习《百家姓》来了解中华姓氏文化的精髓。除此之外,明代有《皇明千家姓》,清代有《御制百家姓》,甚至其他一些民族,也有本民族文字的“百家姓”,比如《蒙古字目百家姓》《女真字目百家姓》等。

另外,唐代林宝修撰的《元和姓纂》、宋代王应麟撰写的《姓氏急就篇》以及明代凌迪知撰写的《万姓统谱》等,都是姓氏研究方面的专著。这些著作从源流、郡望、谱系、人物等方面对姓氏进行考证和整理,对于了解中国春败古代姓氏和历史人物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21全国姓名报告数据公布

2021全国姓名报告数据公布

2021全国姓名报告数据公布,2022年1月24日,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通过公安部官网发布了《2021年全国姓名报告》,2021全国姓名报告数据公布。

2021全国姓名报告数颤镇据公布1

中国姓名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人文情怀、民俗风情、历史积淀、社会发展、文化融合、精神意趣等无不蕴藏其中,经过数千年积累演变,形成了独如型特的传统与文明。姓名,传承了人的情、意、志;蕴含了人的精、气、神。探寻我国姓名文化传承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民族精神,是当代国人肩负的文化使命。

一、新生儿姓名用字情况

截至2021年12月31日,2021年出生并已经到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共887.3万,其中男性新生儿468.1万,占52.75%;女性新生儿419.2万,占47.25%。新生儿出生并登记户籍最多的10个地级以上城市依次为:重庆、成都、广州、北京、毕节、临沂、周口、深圳、西安和郑州。

(一)2021年新生儿名字使用最多的50个字

2021年出生并已经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名字中,使用频率更高的50个字依次为泽、梓、子、宇、沐等。与2020年相比,汐、芮、霖、航等字受到青睐。(详见表1)

(二)2021年男性新生儿使用最多的10个名字

2021年出生并已经进行户籍登记的男性新生儿中,使用频率更高的10个名字依次为:沐宸、浩宇、沐辰、茗泽、奕辰、宇泽、浩然、奕泽、宇轩、沐阳。与2020年相比,除浩宇、奕辰、宇轩外,其余名字首次进入前十,其中“沐宸”使用人数达到2.3万,登顶榜首,成为男性新生儿名字首选。(详见表2)

(三)2021年女性新生儿使用最多的10个名字

2021年出生并已经进行户籍登记的女性新生儿中,使用频率更高的10个名字依次为:若汐、一诺、艺涵、依诺、梓涵、苡沫、雨桐、欣怡、语桐、语汐。与2020年相比,若汐、艺涵、苡沫首次进入前十,其中“若汐”使用人数达到1.8万,登顶榜首,成为女性新生儿名字首选。(详见表3)

二、常见姓氏地理分布

姓氏在我国有着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传统依据血缘和地缘的姓氏分布,受历代政权更迭、经济发展、人口迁移、民族融合等因素的影响,逐渐形成当下的分布格局。

从整体分布看,常见姓氏分布广泛,在全国31个省(区、市)均有分布,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空间聚集性。王、李、张等二十二个姓氏人口分布最多的省份是河南;陈、黄、吴等二十个姓氏人口分布最多的省份是广东;刘、孙、高等十二个姓氏人口分布最多的省份是山东;周、唐、彭等十一个姓氏人口分布最多的省份是湖南;徐、朱、丁等九个姓氏人口分布最多的省份是江苏;潘、陆、韦等五个姓氏人口分布最多的省份是广西;杨、何、罗等五个姓氏人口茄橡粗分布最多的省份是四川;程、汪、方等四个姓氏人口分布最多的省份是安徽;邹、熊、万三个姓氏人口分布最多的省份是江西;白、郝两个姓氏人口分布最多的省份是河北;金、毛两个姓氏人口分布最多的省份是浙江;胡、余两个姓氏人口分布最多的省份是湖北;武姓、段姓、马姓人口分布最多的`省份分别是山西、云南和甘肃。(详见表4)

常见复姓“聚居”的特点非常突出,复姓人口在个别省份的分布较为集中。如,复姓“欧阳”33.86%的人口分布在湖南;复姓“上官”22.05%的人口分布在福建;复姓“皇甫”32.72%的人口分布在河南;复姓“令狐”75.60%的人口分布在贵州;复姓“诸葛”31.06%的人口分布在浙江;复姓“司徒”88.19%的人口分布在广东;复姓“司马”30.28%的人口分布在河南;复姓“申屠”95.15%的人口分布在浙江;复姓“夏侯”74.87%的人口分布在江西;复姓“贺兰”17.89%的人口分布在湖南;复姓“完颜”58.56%的人口分布在河南;复姓“慕容”70.94%的人口分布在广东;复姓“尉迟”27.64%的人口分布在河北;复姓“长孙”97.02%的人口分布在陕西。(详见表5)

三、常见名字地理分布

通过对常见名字的地理分布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名字也具有特定的地域分布特征。全国户籍人口中,除姓氏外,单字名占13.97%,双字名占84.55%,其他字数名字占1.48%。

(一)全国使用最多的10个单字名及地理分布情况

全国户籍人口中,使用频率更高的10个单字名依次为:伟、敏、静、杰、丽、勇、涛、艳、军、强。其中“伟”名列榜首,使用人数为323.6万。男性使用较多的单字名为伟、杰、勇、涛、军、强;女性使用较多的单字名为敏、静、丽、艳。(详见表6)

全国使用最多的10个单字名相对集中分布在四川、山东、安徽、河南、江苏、湖北、湖南、辽宁等省份。此外,还有6.20%的“敏”、5.29%的“丽”、6.17%的“勇”、8.09%的“艳”分布在贵州;6.29%的“静”分布在河北;6.15%的“勇”分布在重庆;5.25%的“涛”分布在陕西。(详见表7)

(二)全国使用最多的10个双字名及地理分布情况

全国户籍人口中,使用频率更高的10个双字名依次为:秀英、桂英、秀兰、玉兰、婷婷、建华、桂兰、玉梅、秀珍、海燕。其中“秀英”名列榜首,使用人数为216.9万。男性使用较多的双字名仅有“建华”;其余常见双字名为女性使用较多,重名率明显高于男性。(详见表8)

全国使用最多的10个双字名相对集中分布在山东、河南、四川、江苏、河北、湖南、安徽等省份。此外,还有5.24%的“桂英”分布在江西;5.79%的“婷婷”、6.81%的“秀珍”、8.07%的“海燕”分布在广东;5.91%、5.23%的“建华”分布在江西和浙江;7.37%、7.35%、5.18%的“桂兰”分布在辽宁、黑龙江和吉林;5.42%的“秀珍”分布在广西。(详见表9)

四、姓名小知识:起名规则与习俗

我国人名文化源远流长,文字的产生使人们拥有了用文字表达的姓名这一独特身份标识。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造就了独特的人名文化,不同历史时期,人们起名遵循不同的规则与习俗。

春秋时期取名讲究“五类”“六不”,即“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和“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牲畜,不以器币”入名。如,孔子“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是为“有象”。孔子儿子出生时“人有馈之鱼,因名之曰鲤”,是为“有假”。

两汉时期取名则以尊崇圣洁文雅为风尚,同时体现豪放与进取,崇尚英武雄健。如,西汉外交家苏武、东汉光武帝刘秀、军事家班超、史学家班固。

王莽执政时期取名禁用双字,《三国演义》几乎见不到双字名。

魏晋南北朝时期取名盛行双字,并且盛用“之”字。如,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与儿子王献之。

唐宋时期逐渐形成以辈次取名的习俗,即名字的之一个字显示辈分。宋朝喜欢用五行序辈,取五行相生之义,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如,南宋丞相张浚,子张栻,孙张焯。

明清至民国时期以字辈取名广为流行,常用字辈多为“诗礼传家”“紫气东来”“遵孔崇儒”等。

当代,人们起名虽已不囿于古代起名的繁杂规则,更多的是表达理想信念、崇尚仰慕、纪念意义和祝福赞美,但姓名的传承意义从未改变。

2022年是壬寅年。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农历春节来临之际,衷心祝福全国各族人民新春快乐、幸福安康!祝愿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国泰民安!

2021全国姓名报告数据公布2

2022年1月24日,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通过公安部官网发布《2021年全国姓名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2021年出生并已经到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共887.3万,其中男性新生儿468.1万,占52.75%;女性新生儿419.2万,占47.25%。

根据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1年全国出生人口为1062万,这意味着,在2021年出生但还未在当年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有174.7万人,占当年出生人口的16.45%。

《2020年全国姓名报告》显示: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2020年出生并已经到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共1003.5万,其中男孩529.0万,占52.7%,女孩474.5万,占47.3%。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0年出生率计算,2020年全国出生人口为1202万,而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1》的数据,2020年全国活产数为1203万。这意味着,在2020年出生但还未在当年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有199万人,占当年出生人口的16.56%。

可见,《2021年全国姓名报告》和《2020年全国姓名报告》公布的当年出生并未在当年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都是占当年全国出生人口的16.5%左右。

为何有16.5%左右的新生儿没有在当年进行户籍登记呢?

有多种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有一部分在11月或12月出生的新生儿,其父母可能要到下一年的1月或2月才给孩子上户籍。

尤其是,一些在外地打工的父母,如果在10月至12月生孩子,可能要到下一年的春节前回家乡才给孩子上户口。

从《2021年全国姓名报告》和《2020年全国姓名报告》也可以看出,这两年出生并在当年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男孩和女孩的性别比例变化不大,男孩占52.7%左右,女孩占47.3%左右。

2021全国姓名报告数据公布3

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24日发布2021年全国姓名报告。报告指出,2021年出生并已经进行户籍登记的男性新生儿中,“沐宸”使用人数达到2.3万,登顶榜首,成为男性新生儿名字首选;2021年出生并已经进行户籍登记的女性新生儿中,“若汐”使用人数达到1.8万,登顶榜首,成为女性新生儿名字首选。此外,全国户籍人口中,使用频率更高的10个单字名依次为:伟、敏、静、杰、丽、勇、涛、艳、军、强;全国使用最多的10个双字名依次为:秀英、桂英、秀兰、玉兰、婷婷、建华、桂兰、玉梅、秀珍、海燕。你“中招”了吗?

中国姓名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人文情怀、民俗风情、历史积淀、社会发展、文化融合、精神意趣等无不蕴藏其中,经过数千年积累演变,形成了独特的传统与文明。姓名,传承了人的情、意、志;蕴含了人的精、气、神。探寻我国姓名文化传承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民族精神,是当代国人肩负的文化使命。

自2018年以来,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已连续三年发布全国姓名报告,获得了社会高度关注和热烈反响,各大主流媒体纷纷转载报道,相关话题屡屡占据新闻热搜榜。社会普遍认为全国姓名报告对传承和发展中国姓名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对孩子取名极具参考价值。追踪研究表明,连续三年发布全国姓名报告,有效引导了公民户籍登记中姓名用字的规范性,大大提升了新生儿户籍登记的及时性,显著增强了新生儿姓名的文化内涵,弘扬了姓名文化,彰显了文化自信。2021年,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依托公安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采用大数据技术,对全国新生儿姓名用字情况、常见姓氏、常见人名及地理分布等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再度发布全国姓名报告。

标签:#市民姓名统计研究结果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