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数学的日记
篇一:位置与方向
昨天下午,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去三湖连江划船。
开始,我们笔直向南走,到湖中心的那个岛上后就开始大吃大喝,船便随着波浪向南飘去,等我们吃完了,船也飘了几十米了,我们赶紧向北面划,结果差点碰到水草,后来,我们向西北转弯时,差点撞船,但有惊无险。最后,我们笔直向北靠岸时,差点搁浅。
我想:老天爷真是的,连个好点的结局都不给,气死我了!
篇二:确定位置
上周我学会了确定位置的 *** , 它可以用行和列来描述物体的位置。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列时,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时,一般从前往后数,按照这一规则,就能标出每一列和每一行了。用数对表示第二列第三行就是(2,3),这周我在班级的位置是第十列第二行,用数对表示(10,2)。下周我在之一列第二行,用数对表示(1,2)。我的前面是吴洁萱,她坐在(10,1),我的右边是黄昊霖,他坐在(9,2),我的后面是刘倬侨,他坐在(10,3)。学了这些知识,我可以很快地确定某种物体的位置。但是要注意的是:写数对时,之一个数是表示列,第二个数是表示行,数队中间要用逗号隔开,一定把数对用括号括起来,一定要记住哦!
篇三:关于位置的数学日记
学数学,方向、位置那部分,我总是有些不理解。
周六,妈妈带我下楼告诉我,早晨太阳升起的地方,就是东面;傍晚太阳落下的地方,就是西面;中午的时候,太阳在南面;后面是北方。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妈妈又让我记清了地图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回到家里,妈妈拿出一张纸,在上面画了个“十”字,告诉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这下我终于能辨明方向了。
妈妈和我回到家里,妈妈指着墙上的地图说:“这个象只雄鸡形状的地方,就是我们的祖国----中国。你看,这是咱们的首都---北京,这里,是我们石家庄市,你看,它在北京的什么方位呢?”我看了看,妈妈指着的石家庄市,就在北京下面不远处,心里就默默地背起那口诀“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是南边。”我回答道。妈妈又指着最下面蓝色里的一小块的地方说:“你看,这是我国南海边的海岛,叫海南岛”。然后妈妈再指着上面的一个地方说:“这个地方叫乌鲁木齐,你看,它在海南岛的什么位置?”我心里想:“它在海南岛的上面,就是北面,还往左很多呀,往左是…西,还是东呢?左西右东,我心里默默背着口诀,对是西。”想好了,我就对妈妈说:伍贺蚂“乌鲁木齐是在海南岛的北面还有西面,对吗?”妈妈说:“回答正确!但是正确的'回答应该说是在海南岛的西北方向。”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我们学数学是和生活分不开的,如果把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学习会变得非常有趣。
篇四:数学日记之地理位置
小时候,我非常喜爱看二战片,这样,我就认识了许许多多的国家:英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日本……可是,这些国家到底在什么位置呢?
这个学期,我们的数学书之一个单元,所讲的正好是位置与方向。在这个单元里,我们认识了东,南,西,北和东南,西南,东北,西北这八个方向,还知道地图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
回到家里,我看了一下我家的世界地图,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式,发现:中国在地球的东方;中国的正北方是蒙古;东南方向是泰国,越南等;东边有日本;西边有西班牙……随后,我又看了一下连我做梦都想去的一个地方:美丽但冰冻的欧洲。欧洲的最东边是全世界更大的一个国家:俄罗斯。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欧洲的西南角;西边有英国和爱尔兰,冰岛在欧洲的西北部;北面有芬兰等国。
整个欧洲在地球的西边,然而在欧洲的西边又有另一个大洲----美洲。那是在全地球的最西边;亚洲在地球的最东边;最南边的是澳洲……
这样,我就对这些国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了。
篇五:拍银 位置数学日记
这个星期,我们学了位置与方向。学了这个单元,我懂了许多知识。比如说:我知道了五岳是什么:五岳就是东岳泰山北岳山、西岳华山、南岳恒山,腔埋还懂了早上起来面对太阳,前边是东,后边是西,右面是南,左边是北,还学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生活中,也有许多东北、东南、西南、西北。比如说:今天刮的是东北风,或者是西北风,西南风、东南风,许许多多的方位。
你们看就是这么简单。
篇六:位置数学日记
之一单元我们学了八个方位,分别是,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这几个方位给了我们很多好处,请听我慢慢说来。
这几个方位让我们知道了 太阳是从东方升起,西边落下,还让我们知道自己的房间东边、西边、南边、北边都有些什么,在地图上有个规定,就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这几个方位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好处。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日记
就拿我两年前发生的一件事来说吧!那天,我起得早,妈妈让我帮她到楼下去买些早点,说完我就带着五元钱下楼了。来到楼下,买了早点,就付了钱。老板说:“这些总共是二元五角,我找你二元五角。”说完,就把钱交给了我,我见了,连忙说:“不对不对!你少给了我一元,应该找我三元五角才对呀!”老板听了,傻了眼,犹豫了一会儿,对我说:“小朋友,是你算错了,就是找你二元五角呀!”我一听,急得争了起来:“叔叔,是您算错了,明明就是三元五角嘛!”一旁的老板娘见了,用一口带有生气的方言,对我叫道:“瞧这孩子,年纪不小了,怎么连最基本的算术都不会!”在那儿吃饭的人听了都“哈哈哈”地笑了起来,我看了看,难过地跑回家,把事情的前因后果都告诉了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听了,也笑得前俯后仰,我生气地说:“连你们都笑我!”爸爸连忙解释道:“不是我们爱笑你,这是因为你没理解,没去思考数学中的‘元角分’。那我问你两张五角等于多少。”
“一元。”
“那两张二元等于多少?”
“当然是四元喽!”
最后,我终于在爸爸的解释中明白了自己的不认真。从此我再也没犯过同样的错误。
这个笑话,我都不会忘记,它给我一个教训,永远印在我的脑海里。
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学数学,数学可不是那么简单的家伙。学后一定要记着:在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
下午放学时,班主任衡肢肢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要求大家想办法测算一次性筷子的体积,并用数学日记的形式将测算过程记录下来。这道家庭作业,表面上是一次数学实践活动,实际可能寓意更深,因为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与环保有关。
一回到家,我就静静地坐在书桌前思考这个问题。一次性筷子的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的立体图形,怎样才能测算出它的体积呢?我思来想去,一会儿抓耳挠腮,一会儿摇摇头……
终于,有饥模了一点眉目。我可以将一次性筷子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这样容器中的水就会溢出来,溢出水的多少不就是筷子的体积吗?可是筷子比水轻,会浮在水面上,又该怎么办呢?可不可以用石头或胶布之类的东西将筷子固定住呢?我想应该是可以的,但这些办法测定起来又都太麻烦了,要是有更简便的 *** 该多好啊!经过冥思苦想,我终于自豪的笑了。
数学日记一
月 日 周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暑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这道题是这样的:
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
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面积的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么入手啊!
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我妈妈的一个同事来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对方程这种 *** 还不是很熟悉。于是,他又教我另一种 *** :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接着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条外另一条
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
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后来,我又用我本学期学过的知识:分解质因数验算了这道题,结果一模一样。
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求。
数学日记二
月日 周
今天晚上,我看见一道会迷惑人的数学题,题目:37个同学要渡河,渡口有一只能乘上5人的空小船,他们要全部渡咐世过河,至少要使用这只小船多少次?
粗心的人往往会忽略“空小船”,就是忘了要有一个撑船,那么每次只能乘4人。这样37人减去一位撑船的同学,剩36位同学,36除以4等于9,最后一次到对岸当船夫的同学也上岸4,所以至少要走9趟。
数学日记三
月日 周
傍晚,我在奥林匹克书中看到一道难题:果园里的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老王师傅每天给50棵苹果树20棵梨树施肥,几天后,梨树全部施上肥,但苹果树还剩下80棵没施肥。请问: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各多少棵?
我没有被这道题吓倒,难题能激发我的兴趣。我想,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假如要使两种树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师傅就应该每天给“20×3”棵苹果树和20棵梨树施肥。而实际他每天只给50棵苹果树施肥,差了10棵,最后共差了80棵,从这里可以得知,老王师傅已经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树,8天就是160棵梨树,再根据之一个条件,可以知道苹果树是480棵。这就是用假设的思路来解题,因此我想,假设法实在是一种很好的解题 *** 。
数学日记四
月日 周
今天我又遇到一道数学难题,费了好大的劲才解出来。题目是:两棵树上共有30只小鸟,乙树上先飞走4只,这时甲树飞向乙树3只,两棵树上的小鸟刚好相等。两棵树上原来各有几只小鸟?
我一看完题目,就知道这是还原问题,于是用还原问题的 *** 解。可验算时却发现错了。我便更加认真地重新做起来。我想,少了4只后一样多,那一半是13只,还原乙树是14只;甲树就是16只。算式为:(30—4)÷2=13(只);13—3+4=14(只);30—14=16(只)。答案为:甲树16只,乙树14只。
通过解这道题,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题,都要细心,否则,即使掌握了解题 *** ,结果还会出错。
一)
今天,我们一家去龙港的肯德基去吃全家套餐。
到了那儿,人一直挤着,我们好不容易点好菜,就找到位子坐下。菜来了,是一桶大套餐。里面有12个鸡腿,我想:怎么平均分呢?这时,我想起除法12÷3=4。我们每人四个鸡腿,我后来又吃了老妈的1个鸡腿,阿姨的2个鸡腿,阿姨说:“这总不能白吃,我问你,你吃了几分之几?你再吃几份就全吃了?“我想了想,回答:“我吃了7/12,再吃5/12就全吃了。”幸好,我学了分数的知识,可以正确回答问题了.
(二)
今天,妈妈给了我10元钱去超市买东西。我买了一串鞭炮用了钱的2/10,又买了棒棒糖四根用了钱的1/10,还买了7个汽球,用了钱的2/10,最后买了一把梳子,用了钱的4/10,一共用了2/10+1/10+2/10+4/10=9/10。还剩下一元钱只好还给妈妈了。
到家后,妈妈吃了棒棒糖的1/4,爸爸吃了棒棒糖的1/4, 我吃了棒棒糖的1/4,还剩下一根,我送给了隔壁的小强哥哥吃。(作者:肖恩玲)
(三)
上个星期,我们学习了分数。分数有分子、分母和分数线,比如:1/3,3是分母,1是分子,中间一横是分数线。
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分数,比如:一本书有三十页,每一页是一本书的1/30。分数还可以用来加减呢!比如:二分之一加二分之一等于二分之二,也就是1。为什么会这样呢?如果一个饼把它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这个饼的1/2,再把这两份拼起来,就是有2个1/2,刚好是一个饼。分数在加减时,如果分母都是一样的,就不管分母,把分子相加就可以了。而2/2的分子和分母都一样,就是1了。
我还学会了比分数的大小,老师教了我们口诀: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大的分数小,分母小的分数大;分母相同比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小的分数小。
老师还提醒我们,写分数时,一般先写分数线,表示平均分的意思,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数学日记2
月日 星期 天气:晴 心情:开心
今天,我们全校去秋游,我买了非常多的零食,我这次带去的零食被我和XXX还有几个同学吃了很多。
2包喜之郎水果果冻吃了4分之3,雪碧被我喝完了,一条益达口香糖被我吃了5分之1,一桶品客薯片番茄味被我们吃了2分之1,一包上好佳冰柠檬硬糖被我们吃了4颗糖。
今天可真开心啊!
数学日记
月日 天气:阴 星期 心情:开心
明天,我们全校就要去秋游了,我在晚上去胜佳超市买了很多零食,我买了2包喜之郎水果果冻(2元)、一瓶600ml的雪碧(2.6元)、一条益达口香糖13.5g(2.2元)、一桶品客薯片番茄味(13.5元)、一包旺旺小馒头50g(2.3元)和一包上好佳冰柠檬硬糖120g(3.2元)。我一共用了2+2.6+2.2+13.5+2.3+3.2=28.6(元)。
真希望明天的秋游快点来啊!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位置与方向 急急 回答满意给100财富哦
位置与方向
这个星期,我们灶如学了位置与方向。学了这个单元,我懂了许多知识。比如说:我知道了五岳是什胡颂么:五岳就是东岳隐做启泰山北岳山、西岳华山、南岳恒山,还懂了早上起来面对太阳,前边是东,后边是西,右面是南,左边是北,还学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生活中,也有许多东北、东南、西南、西北。比如说:今天刮的是东北风,或者是西北风,西南风、东南风,许许多多的方位。
你们看就是这么简单。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日记(要圆柱的认识和表面积)
今天,我去新华书店看数学书,认识了什么是圆柱以及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理解并掌握了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且能够运用这些公式计算它们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解决实际问题李让虚。
首先,我讲下对圆柱的认识: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的茶叶筒,罐头盒,笔桶,灯管、圆钢……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柱体,简称圆柱。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从圆柱的上底到下底可以画出无数条高。
其次,对圆柱面积的认识:把圆柱的侧面展哪燃开滑搏,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怎样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呢?如果用S表示圆柱的侧面积,C表示底面周长,h表示高,圆柱的侧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S=Ch
圆柱的侧面积与两个底面积的和就是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2个底面积
例1.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20厘米,高是44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圆柱的侧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S=2πrh=2XπX20X44=1760π
(2)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S=πxrxr=πx20x20=400π
(3)圆柱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760π+400πx2=2560π=8038.4(平方厘米)
答:这个圆柱的表面积是8038.4平方厘米。
小学生辨别方向日记一百字
今天是星期天,我非常想念我乡下的爷爷、奶奶我写完了作业,让爸爸妈妈和我一起去看奶奶。爸爸同意了,于是我和爸爸、妈妈坐车到奶奶家。
一路上,看到窗外的景色真美,妈妈说:“快看,南边那座山真高呀,你看,山的西边有什么?”“这难键册槐不倒我,我学过方位,西边有房子,还有田野。”“你知道你的奶奶家在我们现在的什么方向?”这下可把我问倒了,在什么方位呢?我在心中想了一想,稿友我们现在是向北,然后再向西,最后再向南,就到了奶奶家,应该是在我们的西北方向。“是西北方向。”妈妈说:“你学到的知识真有用,这不终于知道辨别方向了。”
又走了一会,妈妈问“现在你知道是往那个方向走?”我赶紧抬头去姿羡看太阳,但是,今天阴天,没看到太阳。这可把我急坏了,我把头放窗边,认真观察,终于发现了一个小村庄,噢,我们现在是往西走。“妈妈,我们现在是往西走。”“你怎么知道的?”“我知道的才多呢,晚上我还能通过北极星来找到北方,在森林中我还知道树页茂密的一方是南方,还有,如果有刚伐倒的树,我还能通过年轮看方向呢,年轮生长的稀疏的一方是南方,我还能……”“看来你是迷不了路了。”看到妈妈脸上露出了笑容,我的心里也美滋滋的。心想多亏我上课听的好,不然还真不会呢。
看来我们数学上学习的知识,不少能用到我们的生活中,今后我要更加努力的学习,用学到的知识解决更多的生活问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日记,要关于正比例反比例的。而且要贴近生活。跪求啊- -
有一个贪婪的财主,拿了一匹上好的布料准备做一顶帽子,到了裁缝店,觉得这样好的布料做一顶帽子似乎浪费了,于是问裁缝:“这匹布可以做两顶帽子吗?”
裁缝看了看财主一眼,说:“可以。”
财主见他回答得那么爽快,心想,这裁缝肯定是从中占了些什么便宜,于是又问,“那做3顶帽子吗?”
裁缝依然很爽快地说:“行!”
这时,财主更加疑惑了,嘀咕着:“多好的一匹布啊,那我做4顶可以吗”
“行!”裁缝仍然很快地回答。
经过一翻的较量后,财主最后问:“那我想做10顶帽子可以吗?”
裁缝迟疑了一会,然后打量着财主,慢慢旁凳橘的说:“可以的。”这时财主才放下心来,
心想:这匹布料如果只做一顶帽子,那就便宜裁缝了。瞧!这不让我说到10顶了吧。
我还真聪明!嘿嘿……
过了几天,财主到了裁缝店取帽子,结果一看,顿时傻了眼:10顶的帽子小得只能
戴在手指头上了!
学生听完这个故事后,哄堂大笑。于是我顺藤摸瓜,提出了两个问题:
“你们为什么笑呢?”
“为什么同一匹布,裁缝说做1顶帽子可以,2顶帽子也可以,做3顶、4顶、5顶……
10顶都可以呢?”
通过这样的问题,激起了学生表达的欲望,都争先要说出自己的看法:
“每顶帽子的用布量×帽子数=布匹的总量,因为这匹布的大小不变,所以做的帽子数多了,裁缝同样可以去裁剪,只是每顶帽子相对就小了。”
通过这个故事,反比例的概念就呼之欲出了,然后我因势利导:“像这样的几个量之间的关系,我们就叫它‘粗春成反比运团例关系’,你们还找出类似这样关系的量来吗?”学生便纷纷举出诸如“要走一段路,速度越慢(快),用的时间就越多(少)”“运一堆货物,每次运的越多(少),运的次数就越小(多)”等的各种成反比例关系的例子来。
标签:#六年级数学日记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