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风命理网
易风命理网

二十四祭灶对联司语(二十四祭拜老祖宗)

易风水30

岁末愈近,时间匆匆,腊八才过几天,转眼又到小年。

小年一过,大年的喜庆气息如宣纸泼墨,在中国版图上洇染开来。

围炉祭灶话夜暖,把盏言欢庆小年。过了小年,新年又近一步。

小年是我国汉族传统节日,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不同的地方,小年的日期并不相同,在农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或二十五。

古时,过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在北宋时,小年不叫小年,叫“交年节”,意为立春前后,年节之交。 由于北方靠近京城,民间也逐渐受到官家的影响,不自觉地都将祭灶改在了腊月二十三,而南方依旧保持原来地传统在腊月二十四这天过小年,这个传统也一直延续至今。

北方大部分地区:腊月二十三——“北方小年”

南方大部分地区:腊月二十四——“民间传统小年”

江浙沪地区:除夕前一天——“小年夜”

展开全文

四川、贵州部分地区:除夕夜——“小年”

南京地区等地:正月十五(元宵节)——“小年”

吃灶糖

灶糖,外面有一层芝麻,里边是用麦芽糖凝固而成的,有健脾胃、滋阴清火、润肺止咳的功效。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于是人民便敬献祭灶,意为用糖糊住灶王爷嘴,上天后说些甜言蜜语。

掸尘

小年这一天家家户户黎明即起,扫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锅瓢,实施干净彻底的卫生大扫除。小年的前几天,家家打扫房屋,意为不让灶王爷把土带走。另外, “尘”与“陈”谐音,故扫尘也就是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这既指庭院内的陈年积垢,也指旧岁中遇到的不快。

贴窗花

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而且窗花必须是大红色,多呈圆形。将这些窗花贴在打扫一新的屋子里,增添了喜气,表达了百姓诉求,寓意着新的一年越来越好。

蒸花馍

腊月二十三后,家家户户要蒸花馍。大体上分为敬神和走亲戚用的两种类型,前者庄重,后者花梢。“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蒸花馍,往往是民间女性一展灵巧手艺的大好机会,一个花馍,就是一件手工艺品。

不同的地区还存在着一些具有特色的小年习俗。

北方小年讲究包饺子,而南方更习惯做年糕。年糕音似“年高”取吉祥如意的好兆头,过小年家家户户都会蒸年糕吃年糕,意为粘住灶王的嘴,让灶王向上天言好事,不说人间坏事,期望“年年高”。

北方地区有句俗语叫“二十三,糖瓜儿粘”,这里的糖就是饴糖。饴糖由麦芽或玉米酿造而成,味甘性温,可以补脾胃、温中、散寒。

在广西南宁过小年有吃“年粽”的习俗,年粽是新年吉祥的象征,俗话说:“年粽年粽,全年高中(粽)”。

小年为虎年的到来拉开了序幕,纷飞的雪花则让小年溢满了节日芬芳。正值年末,瑞雪满晋城,山大尽成银阙,希望来年的我们也能收获满满。

瑞雪兆丰年,风雨迎春归。小年序曲已奏响,大年华章将激扬。小年一步步,可爱赶朝暮,小年欢愉,愿你我都能日日年年团团圆圆!

文字来源:何家美

图片来源:瑄瑄 燕静静

*** 编辑:牛玲玲

标签:#二十四祭灶对联司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