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风命理网
易风命理网

取两个字网名以神字结尾,带神的两字id

易风水80

  齐之技击、魏之武卒、秦之锐士。赵之胡服骑射。

  “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秦国变法后的新军在收复河西的大战中横空出世,被天下惊呼为“锐士”。

  规格:通长90.80 剑身长71.70(厘米)

  秦代的青铜器,剑身修长,两面起脊,四纵四锷,中脊较厚,截面近似菱形,近锋处有一段束腰,茎截面近似椭圆扁体。身和茎一次铸成,表面呈青白色,菱形格,鼻形璏。现收藏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规格:通长17.50 骹长5.50 叶最宽3.70(厘米)

  秦代的青铜器,秦俑坑出土的矛,通体宽扁且直,中部起脊,直刃前聚锋,椭圆筒形骹, *** 规整,刃锋锐利,表面光洁,是纯粹的刺兵, *** 简单但杀伤力非常大。

  规格:通长35.30 铍身长24.00(厘米)

  秦代的青铜器,铍身为两侧六面的扁体,前锐后宽,近茎处装“一”字形格。铍的作用和矛一样是长柄刺兵,穿刺力更强。现收藏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铍的形制和短剑相似,铍身为两侧六面的扁体,前锐后宽,近茎处装“一”字形格。铍的作用和矛一样是长柄刺兵,但比矛长而锋利,穿刺力更强。以往出土过完整的铍,也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秦俑坑铜铍的发现纠正了过去将铍认作是短剑的错误,补充了我国兵器史研究的空白。

  规格:通高197.00厘米

  高级军吏俑身穿双重长襦外披彩色鱼鳞甲,头戴鹖冠,双手交垂于腹前拄长剑。目前出土的秦俑中级别更高的就是高级军吏俑。一、二号秦兵马俑坑 *** 出土高级军吏俑9件,除2件为战袍高级军吏俑外,其余7件均为身披铠甲的高级军吏俑。

  规格:通高180.00厘米

  头后绾扁髻,戴皮弁。上穿齐膝长襦,下呈折形裙式,饰宽缘,外罩齐腰铠甲,无披膊。斧形带钩。面部,手臂,铠甲组滕上残留多处红色。下穿长裤,足蹬皮靴。左手半握,似持兵器,右手牵马状。精干、英武,是中国早期的骑兵形象。 骑兵俑反映出秦代已经开始出现的新的兵种,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的重要阶段。

  规格:通高91.00厘米 重70.60千克

  秦陵一号铜马车上的御手为站姿,御手头戴鹖冠,身穿长襦,背负青铜剑,双手恭谨地握着辔绳,双目注视前方,面部表情沉静,严肃中透出一丝轻松。从御者的冠饰和腰间佩剑、佩玉情况来看,他们不是一般的御手,而是高级御官。

  规格:通高36.20 底宽23.50 厚0.40(厘米)

  这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件秦盾,也是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最完整的青铜盾,为一次铸造成型。放置于一号车高车御手右方车厢板内侧的箭箙内,也是按当时实用盾尺寸缩小1/2。盾为方首,弧肩,曲腰,平底。正面有一纵脊,中部隆起,背面有握手。铜盾内外两面均为变相的夔龙纹彩绘纹样,龙体屈曲作飞腾状,故又名龙盾。

  规格:箭箙通长38.00 最宽5.40 高11.70(厘米)

  箭箙即箭匣,是置于车上的盛矢器。出土于一号铜车舆底的前端中部轼前掩板下,箙上的铜丝链条挂于两个铜钩上,但箙未悬空仍置于舆底板上。箭箙虽然放置隐蔽,却拿取方便。铜箭箙呈长方形盒状,弧形底,有左右两片可自由开合的盖,通体彩绘纹样,内装铜箭54支。此种箭匣未见过实物或图像资料,为首次发现。

  规格:通高128.00厘米

  跪射武士俑出土于秦兵马俑二号坑东端的弩兵阵中心,它们身穿战袍,外披铠甲,头顶右侧绾一发髻,左腿曲蹲,右膝着地,双手置于身体右侧作握弓弩待发状。跪射武士俑的塑造比起一般的陶俑要更加精细,对表情神态和发髻、甲片、履底等的刻画生动传神,并且文物原本的彩绘保存状况极好,真实表现了秦军作战的情景。

  点击展开,查看完整图片

  规格:通高178.00厘米

  立射俑是站立射箭姿势的轻装步兵俑。立射俑头顶右侧绾圆髻,身着齐膝长襦,右足向左前跨出半步,双足略呈“丁”字形,左腿微拱,右腿后绷;左臂向左侧半举,右臂横屈胸前,手掌伸张;头和身体微向左侧转,昂首凝视左前方,做出拉弓射击的准备姿势。立射武士俑反映了秦代远程部队弓弩兵的作战方式,与跪射武士俑相配合,生动描绘了远射作战的情况

  2、吴钩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名句,使大家熟知了吴钩这个名字。吴钩最初叫金钩,因是吴国发明制造的一种兵器,后来又称为吴钩。钩和剑、刀一起可总称为短兵器,均用于短距离的格杀。到了宋代,这种兵器在中原地区消失,南部地区仍沿用。

  吴钩在一号兵马俑坑东部出土了两件,它的形状像弯刀,分身、柄两部分,一次铸成。身呈弯月形,但弧度较缓,齐头,截面呈枣核形,双刃;柄是实心的椭圆柱体。它的长度为65.2厘米,身宽2.2~3.5厘米,柄长11.1厘米,重1.045公斤。

  吴钩的两侧都有刃,可钩杀也可推杀。钩和剑的区别在于:剑有锋,用法是刺杀;钩无锋,齐头,不能刺杀。剑身直,钩身曲,作为考古史上首次发现的兵器,由于它们出土于一号兵马俑坑军阵前锋部队左右两端的军吏俑附近,应该是军吏佩戴的仪卫性质的短兵器。而且已出土的这两件吴钩,并没有锋利的刃。1/5的发掘面积中仅出土了两把金钩,所以还不能把它看成是单纯的兵器,它背后所蕴藏的更多的意义尚待我们去发现。

  不但备受英雄侠客的垂青,也被历代诗人赞咏不已。比如西晋张载的"门有连骑客,翠带腰吴钩",南朝宋鲍照的"骢马金络头,锦带佩吴钩"。最脍炙人口的是大诗人李白的《侠客行》:"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写道:"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启遍,无人会,登临意。"表达了自己意欲报效祖国,建功立业,而又无人领会的失意情怀。近代,人们提起吴钩,已不再看重它武器价值,而衍化为常备不懈、时刻准备奔赴战场的象征。有人写道"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1965年, *** 元帅读了 *** 的《论持久战》,写了一首同名诗,说"持久重读罢,眼底吴钩看不休。"

  秦俑坑出土了大批青铜兵器,据初步统计已近4万件,其中绝大多数为青铜镞,另外还有剑、戈、矛、戟、铍、殳、钺、弩等。这些青铜兵器的批量出土,反映了秦代兵器制造业的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有些兵器上的刻辞为此提供了佐证,并为我们研究秦代兵器史的各个方面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例证。

  俑坑中出土的青铜兵器依其使用的功能可以分为三个大类:短兵器、长柄兵器和远射程兵器。

  ①短兵器

  短兵器是用于近距离格斗的武器。

  秦俑坑中出土的青铜剑和金钩为短兵器。

  青铜剑:在已出土的22件青铜剑中,除5件为残件外,其余的均比较完整。剑身修长,呈柳叶形,通长8l~94.8厘米,剑身中部起脊,两面四纵四锷,近锋处束腰。茎的截面呈长方形,近格处呈扁圆形。剑身 *** 工艺规整,刃锋锐利。有的剑在出土时仍套在剑鞘内,鞘为木胎,出土时已腐朽,但其外包裹的麻布、用丝组缠扎和髹黑褐色漆的遗迹仍有保留。鞘的末端有铜埤(即剑鞘头),埤有两种,一种是扁圆筒状;一种是中空的扁柱体,底大口小,侧视呈梯形。剑上没有发现长篇的铭文,只刻有“一”、“二”、“五”、“十八’’、“五八”、“八十八”、“壬”等编号。秦俑坑出土的青铜剑和前代的剑相比,剑身窄狭而长,两面四纵四锷,近锋部束腰,穿刺力较强;剑的表面多呈青白色,说明秦剑的含锡量较高。

  出土的剑都是实用兵器,但均无使用过的痕迹,说明它们可能是从武库中取出来后直接放入俑坑中的。兰叶形长剑系用双合范铸造成型。剑身与茎为一次铸成,剑格单铸,套合于剑身与茎的交接处。秦剑铸造成型后再经过锉磨、抛光、铬盐氧化处理等加工工艺最后成型。青铜剑表面的铬盐氧化层,可使长剑在埋入地下两千多年后仍没有被锈蚀,保持着当初的锋利。

  金钩:一号兵马俑坑东部出土了两件从未见过的特殊的青铜兵器,形状象弯刀,分身、柄两部分一次铸成。弯弧度较缓,齐头,截面呈枣核形,双刃;柄为实心的椭圆柱体。这种兵器疑为古代文献中提到的“金钩”,因其形如弯月,两侧有刃,可钩杀亦可推杀,所以它的作用类似“钩镶”。《释名·释兵》说钩镶的用途为“或推镶,或钩引,用之之[皆】宜也。”((韵会)):“古兵有钩有镶,皆剑属,引来日钩,推去日镶。”但金钩与剑相比有很大区别,剑直且有锋,用于刺杀;钩弯且无锋,齐头,不能刺杀,而是用于短距离的格杀,是卫体武器。金钩因最早造于吴地,是吴国发明的一种兵器,所以后来又称之为吴钩。

  ②长柄兵器

  秦俑坑出土的长柄兵器有矛、戈、戟、钺、殳、铍等六种,除其中一件为铁矛外,其余均为青铜兵器。因它们全部装有木质长柄而被称为长兵器。

  矛:是纯粹的刺兵, *** 极为简单,但杀敌之效力颇大。目前一号坑已出土青铜矛5件、铁矛l件。秦俑坑出土的矛,通体宽扁且直,中部起脊,直刃前聚锋,椭圆筒形骹,骹之两棱同锋刃对直, *** 规整,刃锋锐利,表面光洁,泛银白色。

  戈:戈为勾兵或啄兵,是用以钩挽敌人并啄刺敌人的长柄兵器。秦俑坑出土的青铜戈戈头为长胡四穿,弧援,刃内。有些戈上发现一些小篆字体的刻划文字,少数为铸文。刻划文字笔划纤细而草率。文字的内容,多数是仅有—二个字的编号,少数则是带有纪年和督造者、制造者名字的长铭文。

  戟:戟为戈、矛的联合体,木秘安矛以刺敌,旁装戈以钩啄敌人,兼具钩刺的作用。目前一号坑已出土4件,出土时,戈、矛上均残存有韬的遗迹。戟出土时秘已残断朽毁,戈、矛上均有铭文。

  殳:殳为击兵,以往见到的实物并不多且样式也有所不同。秦俑一、三号坑共出土3l件,均为圆筒形,殳头呈三角锥状,一般长10.5~10.6厘米,直径为2.3~3厘米,銎深8.9厘米,用来配装木柄。此种形制的兵器未见文献记载,疑为文献中所记载的“殳”。文献记载中的殳是一种有棱无刃、不能击刺、只是用作捶击的兵器,但秦俑坑出土的殳仅是殳的一种形制,与戈、戟、矛等兵器相比,殳既不能击剌也不能钩杀,所以相对而言是一种落后的兵器。春秋战国时期,殳多作为礼仪用兵而非实战兵器。

  铍:一号兵马俑坑东端的五个探方内出土铜铍16件。铍头的形制和短剑相似,通长35.3~35.5厘米,其中身长23.1~24.7厘米。铍身为两侧六面的扁体,前锐后宽,刃口直线前收为锋,近茎处装“一”字形格。茎为扁平体,末端有孔。茎插于柄端,并用铜钉固定。木质柄下有铜镦用以保护木秘。铍的作用和矛一样是长柄刺兵,铍头和短剑相同,但较矛头长而锋利,穿刺力更强,是一种较矛杀伤力更强的刺兵。

  已往没有出土过完整的铍,文献上关于铍的记载也不清楚。因此秦俑坑铜铍的发现,澄清了长期以来人们对铍的一些模糊认识,纠正了过去人们把铍头误认为是短剑的错误,为我国兵器史的研究填补了空白。

  铜铍的表面经过了铬盐氧化处理,使其虽长埋于地下,却光泽如新。它的两面满布不规则云头状花纹,既非铸成,又不是刻划上去的,而是与器表的金相组织融为一体。类似这样纹样的青铜兵器,曾有过三例发现(一为湖北省江陵的望山一号楚墓出土的“越王鸠浅自作用剑”,剑身两面布满双线的菱格纹;一为1964年在山西原平县出土的吴王光铜剑,剑身布满云头状花纹;三为陕西凤翔县一战国墓出土的铜矛,矛身两面布满菱格纹),但据现有的实物资料仍不能了解这种先进的花纹 *** 工艺的具体 *** 。考古出土的实物证明,这一先进工艺始于春秋晚期,一直到战国和秦代,还在各地广泛流行。它和铬盐氧化处理一样,是中国冶金史上的又一奇迹。

  镦:安装在长兵器秘的后部,起保护秘的作用。

  长柄兵器的秘:秦俑坑出土的长兵都装有木质或竹质的秘,但均已腐朽,从仅存的32处遗迹可以看出,秘一般通长300~345厘米。木秘上涂有褐色漆,用线组缠扎,且间隔地绘有朱红色的彩带纹。积竹秘则是用数根粗的竹篾为芯,用丝线缠扎后涂上黑漆和红漆。这种制法的积竹秘较木秘更坚韧且富有弹性。

  ③远射兵器

  史载战国时期秦就使用了比其他六国更先进的强弩用于两军作战,且秦的强弩在两军对抗中通常起着重要作用。而秦俑坑大批弓弩遗迹与铜弩机、铜镞等的出土,成为文献记载的明证。秦国的弩机、箭镞等是更具杀伤力的远射程兵器。

  弓弩遗迹:俑坑出土的弓多和弩相连,可称为弩弓。弓为木质,长130~144厘米,弓干用皮条缠扎,表面涂漆。弦长108~124厘米。弓置于弩臂的含口内,弩臂也是木质的,前端有承弓的含。在俑坑中还发现弩上的弓韬遗迹。古代弓韬的实物资料十分罕见,尤其是弩弓之韬尚乏先例。这一遗迹为研究我国战国以至秦汉时的弓韬提供了可贵的实物资料。

  箭镞:三个俑坑共出土箭镞约4万件,除2件铁镞、4件铁铤铜镞外,其余均为铜铤铜镞。铜镞大体可分为小型铜镞及大型铜镞两类。大型铜镞铤长、镞首特大,又分为两种类型,之一种类型共发现36支,全长41厘米,每支重约100克。镞首呈三棱锥形,长4.5厘米,每支重约50克。铤呈圆柱形,铤上存有缠绕的麻丝遗迹,证明铤原来是全部插入笥内的。第二种类型共661支,全长33厘米。镞首亦呈三棱锥形,有三个倒刺和血槽,长3.4厘米。铤为圆形,分为前后两段,两段一次铸成。后段铤上缠有麻丝,证明铤的前段没有插入笥内。

  小型箭镞的数量最多,镞首呈三棱形,断面呈三角形,刃稍向外鼓。铤为圆形或三棱形。镞通长9.1~19.1厘米,铤长15~16厘米。镞与铤接铸在一起,接茬清晰。铤上缠有麻丝插入笥内,仅露镞首。小型箭镞镞头的_一二条棱几乎完全相等,它的三个面呈弧形,前端收杀聚成锐角形的尖锋,后端为平底带有三个短小的倒刺。镞首主面轮廓的正投影,与步枪弹头的截面轮廓比较,其头部的曲线形状极为相似,因此具有导向性能好、穿透能力强、加工容易等优点。这些箭镞的尺寸几乎没有误差,从中可以看出秦代兵器的生产已趋标准化。

  《考工记》日:“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锺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叁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如上表所示,秦俑坑中出土的剑和矛的铜、锡之比,与((考工记》所说的锺鼎之齐相同。铜镞的铜、锡比例,较《考工记》所说的削杀矢之齐的配比相差很远。但俑坑出土的铜镞中除含锡外还含铅(铅的原子量为207.21,比重为11.34,熔点为327.4℃,是重金属中最软的金属),使它和锡一样具有降低熔点、提高青铜铸件硬度、改善铸造性能的作用。

  青铜中含锡的比例不同而使得兵器的硬度也各不相同,这是由兵器的使用方式和特点决定的。秦俑坑出土青铜剑的硬度达到HBl06度,约相当于中碳钢调质后的硬度,所以非常锐利。铜矛和铜镞的硬度也都在100以上,使其具有良好的穿刺力。

  戈

  说到戈,有很多人脑海中会马上闪现出"金戈铁马"、"同室操戈"、"化干戈为玉帛"等这样的词语。甲骨文中就已经可以看到干和戈字了,可见戈的源远流长。戈盛行于商至战国时期,东汉时期已不见。在夏商周时期主要运用在车战中。戈形状象镰刀,是一种勾兵器,它横刃,安装有长柄及镦,可以横击、钩杀。

  目前所见最早的戈是石戈,在广东、浙江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均有发现。最早的铜戈发现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中一处夏代遗址中,距今已有3500年。秦俑坑中出土的戈为青铜质地,长胡四穿,弧援,刃内。秦代戈的刃部锋利,并且戈内部刻有"三年相邦吕□□□"及"寺工"等的铭文,表明了兵器制造的具体年代及由相邦吕不韦监造的事实。

  铜钺

  在秦俑二号坑内发现1件青铜钺。在北距秦始皇陵封土50米的文官俑坑内出土了4把铜钺。

  钺的长度在17.5厘米,刃部宽12.5厘米,厚约1厘米多,重2150克,中间留有夹木柄的痕迹,形状像斧子一样。钺是由原始社会的石斧发展而来的。《说文解字》中解释,钺为"大斧也",《左传》中又说"钺大而斧小"。随着历史的演进,它们各自有了不同的用途,铜斧的演进没有大的变化,铜钺形制的演进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商代是青铜钺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有近似梯形的、近似方形的,还有大型钺、小型钺之分,纹饰有云雷纹、直线纹、兽面纹、夔龙纹等。西周钺的造型基本沿袭了商代,新出现的有耳形钺、月形钺。春秋战国时期,像商周时期那样精美的钺在中原地区已不多见了。秦俑坑中出土的钺,不仅造型带有较大的原始性,而且数量也极少,似乎表明钺正处于逐渐淘汰之势,汉代铜钺也越来越少了。

  钺除过用于实战之外,最重要的用途是作为统治阶级的仪仗而出现的。商汤伐桀、武王伐纣时,钺都是作为仪仗出现的。有人考证"王"字是斧钺的象形,王字与钺相关联,更能说明钺是作为神圣王权的象征。钺又是神圣军权的象征,文献中多有记载将军领兵作战之前,必须由天子在太庙举行隆重的授钺仪式,等于国君将军权交给将军,这时军中一切"不由军命,皆由将出"(《孔明兵法》)。从此,将军就有了指挥权和生杀大权。

  钺的第三个用途是作为奴隶主贵族炫耀"军功"和"威严"的重要工具之一。商周奴隶社会,奴隶主每当征战胜利班师的时候,要杀俘虏祭地神于社坛,就是用青铜钺砍杀俘虏,以炫耀"军功"与"威严"。

  钺的第四个用途是作军中刑具。《国语》中记载:"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所以,它既是军权的象征,同时又是军中的刑具之一。

  殳

  殳是棍棒类打击兵器,可能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石质棍棒。殳的定名是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自带铭文为"殳"的长柄兵器。是在此之前,殳这种兵器到底为何形制,考古学界一直因缺乏实物证据不得而知。春秋战国以后,铜殳有两种形制。一种是殳头上有很多且长而锐的刺得,主要用于击打;另一种是无刃呈圆筒形,顶上有多少不同的棱角,是一种礼仪用殳,都安长柄。殳在以往的兵器中并不多见,秦代的殳则更为罕见。秦俑三号坑31件铜殳的出土首次提供了秦代殳的实物例证。

  这些殳全部都是呈圆筒套头、无锋刃的仪仗性礼兵器。除了一号兵马俑坑中发现1件铜殳之外,其余30件铜殳都出土于三号兵马俑坑中。其中有20件捆在一起整齐的放在墙壁下。殳头为圆筒形,顶端是三角锥状,长度为10.5-10.6厘米,直径2.3厘米-3厘米,木柄残存一米多高。《诗经·卫风·伯兮》中"伯也执殳,为王前驱。"的诗句,表明殳是为国君仪仗队配备的兵器。今天,考古专家判断三号兵马俑坑是当时的"军幕",即指挥部的原因之一就是殳。

  宋代曾经很流行各类棒类兵器,狼牙棒,少林棒等,应该说它们是殳的延伸和发展。但是因为这种兵器的杀伤力的局限,尤其是火器开始盛行以后,它就退出了兵器的行列。

  通过文献记载和考古出土实物,可以看出铜殳作为一种击打型长兵器,出现于商周,流行于春秋战国,衰退于秦汉,但作为仪仗所用的礼兵器,在唐宋时依然使用。

  弩

  弩大概出现于春秋末期。弩和弓都属于远射程兵器,区别在于,弓没有机关,弩是有机关的,由弓、弩臂、弩机组合而成。在防护装备以皮革材料为主的春秋战国时期,与弓相比,射程远、命中率更高、杀伤力更强的弩自然成为最受重视的远射程武器。

  最能说明以弩制胜的典型战例莫过于公元前343年著名的齐魏马陵之战。齐国大将孙膑用计将庞涓率领的魏国军队骗到了事先选择好的崎岖狭窄的马陵一带,并在路边的一颗大树上刮掉了一块树皮,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下",并且"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只好引剑自刎。马陵之战首次显示了弩这一新式武器的巨大威力,同时也反映了齐军中广泛使用弩的事实。

  韩国是当时制造名弩的国家,当时著名的纵横家苏秦曾说过:"天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帝第四次出巡"北至琅琊",方士徐福害怕求长生不老药的骗局败露,向始皇帝谎称,采蓬莱药于海上,遇上大鲸鱼"故不得至",请派善于射击的弓箭手,再配以"连弩射之"。始皇帝求药心切,听信了方士的骗术,即派人入海捕捉"巨鱼","而自以为连弩候大鱼出射之"。秦始皇帝使用的"连弩"是一种新式的、杀伤力很强的武器。此外,秦始皇帝陵墓地宫内"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这种自动发射的"暗弩"、"连弩"究竟是怎样装备的,又是怎样使用的,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目前,在秦兵马俑坑中已发现了数百处弩的遗迹。仅一号坑东端的五个探方内就发现弩的遗迹130余处。秦俑坑出土的弩由弓、弩臂及铜弩机组成。弩弓为木质,朽木残长130---144厘米,弓通体用皮条缠扎,表面涂褐色漆。弩臂也已腐朽,长70---76厘米,宽4---5厘米,厚5.5---7厘米。弩臂末端安有青铜弩机,弩机通高16.5厘米,望山高5.5厘米。一号俑坑已出土铜弩机158件,铜弩机由望山、悬刀、牙、栓塞等部件组成,有专家总结秦弩的特点:一是弩臂加长,增大了弓的张力,增加了弩的射程,威慑力更大;二是由于弩臂双耳的设置,增强了弓与弩臂的结合;三是形制的规范化,增加了弩机件的互换性。据测定秦弩的张力约在300斤,射程约在200米。

  俑坑中的弩基本上只是遗迹,秦陵一号铜车马上保存完好的弩则为我们了解秦弩的形制提供了极大帮助。

标签:#取两个字网名以神字结尾